卢比奥更名鲁比奥,藏着什么玄机?
文/叶雨秋
一条消息如平地惊雷,瞬间炸翻舆论场——中方竟然把“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改成了“鲁比奥”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变更,简直是惊掉所有人下巴!第一反应就是,这难道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了?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聚焦到外交部,都在屏息等待答案。
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这个敏感问题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被外媒记者抛出。当时那场面,空气都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心跳加速,和我一样,大气都不敢出,满心震惊地等着看中方如何回应这个棘手难题。
毛宁的回答更是把悬念拉满,让人惊得合不拢嘴。她表示还没注意到这事儿,会去了解下,还特别强调英文名字才关键。提到制裁,毛宁严肃指出,中方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这回答,信息量巨大,让人浮想联翩。
一想到卢比奥,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可是美国出了名的反华急先锋,在涉台、涉港、涉疆等核心问题上,一次又一次疯狂干涉中国内政,不断推动各种对华恶意政策,对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伤害简直罄竹难书。就他这样的,中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解除制裁?可这译名毫无征兆的改变,又隐隐透露出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信号,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这背后到底咋回事?难道真只是单纯的译名调整?还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影响深远的外交大布局?实在是迷雾重重,让人摸不着头脑。家人们,你们觉得中方最后会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解除对鲁比奥的制裁呢?是他彻底改变恶劣言行才有可能,还是有咱们想不到的其他情况?
首先,针对记者关于将卢比奥译名更改为鲁比奥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了?回应称,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这个回答显然没有直接面对问题,但似乎已经回答了。
其次,不管译名是卢比奥还是鲁比奥,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制裁针对的是他那些损害权益的言行”,潜台词就是与具体的人名无关。其实,言外之意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很显然,这确实是个十分有趣的回答,只是不知那位听得一头雾水的记者能不能理解这博大精深的文化?我相信很多外媒的记者都是云里雾里的,恐怕只有求教于国内的同行才能慢慢明白。
我国将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我不知道和2020年以来的两次针对卢比奥的制裁是否相关。但是我觉得,这种玩弄,恰恰证明了“大国智慧”。
将卢改为鲁莽的“鲁”。就像宋史里面,将无数蒙元将领称呼为“脱脱”,“速不台”一类一样。
“卢比奥”改成“鲁比奥”,换了个马甲就不是“卢比奥”了,你就不是你就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可以逃避制裁啦?这得有多高的智商才能想出这样的逻辑来?这么想了也就算了,还真的这么去做了,这么做了之后居然还找上门要问制裁他的人还制裁不制裁他啦?
呜呼!这都啥人哪?怎么还想用中文糊弄中国人?
中国制裁的是人!是人!是你!不是名字!这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智商,还想拉低中国人的智商啊?
听清楚喽:你“卢比奥”别说改成“鲁比奥”,就是改成“露比奥”,制裁的还是你,跟“露比奥”没有一点关系。
假如卢比奥真想摆脱制裁,长点脑子,先把英文名字改了,再去把脸也改一下再说吧。
这个卢比奥也是鼎鼎大名的,曾经几乎把所有中美关系的“红线”踩了个遍。声援“乱港”分子,为“台独”势力张目,为“疆独”“藏独”搭台,极力支持中美贸易战,反对美国企业投资中国,多次污蔑中国“窃取知识产权”,还称华为是“专利流氓”。卢比奥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抹黑孔子学院,声称孔子学院有着所谓的“不良目的”。
对其疯狂的反华行为,中国对他实施了制裁,禁止他和他的亲属进入中国境内,并冻结了他在中国的资产。
如今,他一跃成为美国国务卿,少不了跟中国打交道,卢比奥无法入境中国,与中国官员接触也将面临困难。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卢比奥无法接触中方,那他的工作是一定会受到巨大影响的。如果其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中方必定会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当然,不管他是卢比奥,还是鲁比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的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