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令舞台创作源源不断为亚洲演艺之都提供澎湃动力?
文艺评论如何更好推动和鞭策演艺产业,进而有效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1月21日,由文汇报社与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文汇报特刊部承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主题研讨会”在沪召开。会上邀请京、沪两地学者、专家、从业者,从改善创作生态、引领时代审美、促进产业升级、赋能城市文商旅融合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研讨。
剧本是一剧之本。如果创作是舞台艺术的命脉,那么编剧更是创作的主动脉。会上,多为专家均不约而同地指向当下不同门类的“剧本荒”与“编剧人才荒”。
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郦国义提出,改编一直是戏剧创作的重要方法,历史上许多成功的戏剧作品都依赖于对经典名著的改编。上海戏曲舞台上就曾有一大批改编海内外文学、影视经典的作品,比如昆曲《血手记》、越剧《祥林嫂》、沪剧《雷雨》《魂断蓝桥》。进入新的时期,从京剧《曹操与杨修》到越剧《甄嬛》,一批改编作品或是思想艺术精湛或是市场反馈热烈。他建议在接续改编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强化改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避免概念化和大主题化;同时要结合时代特性和观众共鸣点,使改编作品既有经典底蕴,又有时代气息。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黄昌勇认为,应关注人才的综合性培养。海内外艺术大家往往“身兼数职”——是优秀的编剧也是出色的导演;是一流的导演也是伟大的作曲。要推动中国舞台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扩充编剧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就必须改变观念,重视编剧的综合能力培养,打破专业壁垒。
近年来,国内舞台创作活跃,既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通过对过去一整年国内舞台的深入观察,指出2024年的话剧发展呈现出展演丰富、原创与经典并重、科技赋能等良好趋势,但也面临剧本荒、人才结构不完善、发展不平衡、创作思维局限等问题。未来需要从夯实基础、重视编剧培养、平衡科技与艺术、拓展题材丰富性、优化批评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推动话剧艺术从高原迈向高峰。
更进一步,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聂伟呼吁为舞台艺术“减负”,重点关注演出时长冗余、舞美道具堆砌和创作演出本末倒置三个方面。他认为创作者要重新理解、重新建立对舞台艺术的敬畏感。因为没有敬畏,我们对艺术原创谋求原创、谋求突破、勇攀高峰的艰巨工程来说,近在咫尺,犹如天堑。
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提出,当前上海文艺创作创作在“码头”(文化消费市场)方面表现强劲,但在“源头”(文化创新和创作)方面仍需加强。针对于此,他提出,当前上海在戏曲等领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流派和代表性艺术家。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应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商业头脑、艺术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院团长。
不少专家则针对演艺细分领域、尤其是一些新兴艺术样式进行深入分析。
作为全国音乐剧中心,过去几年上海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原创力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同时也伴随原创力跟不上消费力的争议。针对于此,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步之遥如何跨越”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中国音乐剧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音乐剧至今,发展时间较短,但已取得显著成就,例如上海徐俊艺术工作室的《赵氏孤儿》《哈姆雷特》等作品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已被认为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代表。不过我们也应该正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中西方艺术规律的融合。当下有不少作品将音乐剧与中国戏曲等传统文化相融合,但要跨越真正融会贯通的这一步,就需要对音乐剧的艺术规律、艺术特性以及中国传统戏剧以及中国现代戏剧的特点以及跟西方音乐剧的异同,进行深入研究。
自2016年上海开国内之先河,引进沉浸式演艺项目《不眠之夜》后,“沉浸式”就成为近年国内舞台的热词。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包亚明和艺术节策展人水晶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演艺经济的创意性、体验性和产业联动性。
包亚明在发言中探讨了演艺经济在城市文化资本、城市更新和情绪消费三个维度上的重要作用,认为可以通过引进和本土化优秀IP,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将演艺经济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激活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通过沉浸式、互动性演出,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提升复购率;以及加强演艺人才的培养,推动演艺经济与旅游、餐饮等产业的联动发展这四方面,让演艺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水晶分析了近两年的市场规模与成功案例,提出沉浸式演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她希望上海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沉浸式演艺的技术创新、模式拓展和市场培育,同时警惕产业过剩的风险,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戏剧创作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分量的戏剧评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杨扬认为,戏剧评论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戏剧创作的引导和反思。高质量的戏剧评论能够帮助创作者提升艺术水准,推动戏剧的发展。围绕提升戏剧评论的专业性,他建议创作者深入学习经典理论,如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理论等,提升艺术积累和文化底蕴。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晓军强调,在评论时应凸显舞台艺术的人民性。他提出,人民性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点,是思想性、艺术性和可看性或者说市场性的统一。他还认为,在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们尤其要重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的统一。
研讨会开始前,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汇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郑逸文和文汇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缪克构分别致辞。
缪克构在致辞中表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是上海迈向国际文化大都市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展望未来,上海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但又充满机遇的任务,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积极借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在演艺领域所积累的先进经验;需要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勇敢地拥抱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多样艺术元素,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文化温度的舞台艺术精品;需要努力催生更多新颖独特的演艺新模式,开拓出更具创意和活力的演艺新空间,培育出的演艺新业态。文汇报愿意与业界、学界一起,以文艺评论的百家争鸣促进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共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新成果、焕然一新的文化新气象,以及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文化新格局。
郑逸文致辞中表示,在互联网传播成为主要渠道的今天,舞台创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观众群体的缩小、年轻思想力量的缺失以及创作形式的程式化等问题。然而危中有机,近年全国范围内的舞台创作也展现出积极的一面。从近期公布的“五个一工程”的获奖作品中,从文汇报社与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剧场戏曲节展演作品里,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作品中,就能看到许多艺术家和艺术团队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感染力和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与此同时,行业的新热点、新潮流、新变化甚至新赛道、新的审美流派和新的观赏逻辑不断涌现,需要以专业的文艺评论视角,来激荡起文艺创作奋力一跳的水花和力量。文艺评论家协会希望在与、上海戏剧学院与文汇报社携手成立“上海文艺评论基地”这一机制创新的基础上,通过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上海文艺评论的专业性与传播力,让关注成为助力文化精品诞生的力量、成为城市文化审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