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西合休乡,地处昆仑山腹地,最远的村子距离叶城县城370公里。
为了孩子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从2008年起,当地实行了在村里上幼儿园、乡里念小学、去县城读中学的教学方式。因此,西合休乡9个村的中学生都需要去县城上中学。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一场护学接力在县、乡、村三级力量共同努力下成型。穿行在昆仑山上,一年4次、寒暑往返的护学车队一护就是17年。
4个月的寄宿学习马上结束,期末考试结束后,孩子们便将踏上返乡回家路。叶城十五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初中3个年级,2500多名学生,有442名来自昆仑山深处的西合休乡。
叶城县政府副县长 李亚敏:西合休乡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叶城县最远的一个山区乡镇。
叶城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 孙锦:晕车的药、高原反应的药,都让他们带上了。
和期末考试同时进行的还有这场协调会。县委县政府组织了教育、公安、交通、卫健、气象等13个部门,一起细化护学路的全部流程。
孩子们的回家路最远的村子要走300多公里,先从县城出发,大巴车护送孩子们先到180公里外的西合休乡交汇点,然后再由各村的小车队分头护送。
早上九点的新疆叶城还是一片漆黑,13辆大巴车深夜就位,孩子们也起得格外早。
天还没亮,327名西合休乡的孩子们踏上了回家路。第一段路,要翻越一个3100多米海拔的达坂,拐60多道弯。在这里,能看见揪心的一幕: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起翻车事故,因为地势太险无法处理,车辆残骸一直留在现场。
叶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 王小琳:现在上面是防护墙,当时是没有的,包括这个护栏也是没有的。
护学车队前有交警引导车,后有交通、救护车,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交警还安排了临时封路,大货车等其他车辆在孩子们的大巴车队通过之后才会放行。第一个达坂、60多道弯,用了1个多小时。
3个小时后,车队抵达了交汇点。西合休乡九个村子的孩子因为分散居住,要分头回家,孩子们下了大巴车会坐上乡里组织的小车车队,接续回家。
九个村子的小车总共80辆,路最远的村民提前一晚就已经全部赶到。而这些村民都是在乡里的号召下,往返300多公里,搭伴儿免费接送村里的娃娃们。
八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艾克拜尔·色依提:走了四个小时的路,我们不提前一天来的话,明天早晨我们来不及。
八年级的米热古丽和姐姐住在西合休乡最远的村子——八村库兰阿古村。接力护学小车车队,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名单,交接各村孩子。
从交汇点继续出发,距离最远的八村库兰阿古村还有185公里,要穿越2个“冰达坂”,160多道弯。
“冰达坂”就是雪山山峰的最高处。远看是美景,走近是险峰,也是这段护学路上最危险的地方。
这一路除了克服高寒缺氧的问题,还时刻面临着大雾、降雪等极端天气和隐藏的风险。
总台记者 王春潇:1米多厚的雪,海拔是4千米左右,体感温度也很低。向第二个冰达坂挺进的过程当中,在背着太阳的这一面路明显不好走了,虽然我们看到很多路上,昨天提前有老乡撒过土,但还是会遇到车辆打滑上不去的情况。因为我们第二段接力的车,很多都是老乡家里自己的车,车况不同,所以路面行驶的情况也变得复杂起来。
一路上,车队一直这样走走停停。经历11个小时的跋涉,晚上8点多,八村的孩子们终于到家了。
坐落在昆仑山坳里的库兰阿古村,以前都是土坯房,2018年建成了规划整齐的富民安居房。
除了安居工程,教育改革更让这个村子、这个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们没到县城上学之前,整个西合休乡没有走出过1位大学生,集中到县城上中学后,每年乡里都有学生考上大学,2024年西合休乡有25名大学生,大学生升学率达到35%。
叶城县西合休乡乡长 阿卜力米提·芒苏尔色依提: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到村里面去,到农户家里面去,强调的就一个事,为党育才、为国育人,把教育事业做得更好。
叶城县第十五中学学生 米热古丽:好好学习,把我们的梦想实现。
记者手记
这趟走基层,我陪着叶城的孩子们翻越了海拔4100米的冰雪达坂,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当地人提到达坂,称它为“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那里又远、又冷、又险。但是那些自驾车的朴实的村民,却拼劲力气,给了孩子们一段温暖的回家行程。
我们去到的最远的是新疆边境山区八村,这里只有207户村民,当我们看到那一排排规整的安居房的灯火时,心中升腾起更大的暖意。围着炉火,当我看到那些爬山涉水上学的孩子,眼里闪烁着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求,我便想,那些冰雪达坂,虽然是艰难险阻,但翻越过去,便成了风景。
来源 | 央视新闻
投稿邮箱:gabx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