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是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大型国画长卷创作项目的成果,由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院长康移风领衔,携邹力农、刘苏斌、吴金球、秦晓、陈正泉等知名画家历时2年集体创作完成,并邀请国内书法、绘画名家为作品题跋。作品长140米、高1.8米,遵循“充分尊重考古发现、艺术还原史前文明”的创作原则,重点展示了湖南从旧石器时代至夏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这一时段的区域社会发展景象,全景呈现了湖南先民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伟大历史进程中的进取姿态和所取得的文化成就。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姜猛,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伟明,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先后致辞。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姜猛致辞
姜猛表示,湖南是中华远古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而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则是湖南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从南岭到洞庭,湖南考古人的足迹遍布三湘大地,取得的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湖南上古时期历史空白,构建了湖南史前历史文明基本的时空框架。《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首次以国画艺术的形式,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玉蟾岩、福岩洞、彭头山、高庙、城头山、鸡叫城、孙家岗等沉睡在三湘大地的史前文化遗存,通过艺术复原,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是对湖南先民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的颂扬,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湖湘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伟明致辞
张伟明谈到,湖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史前时期就已孕育出璀璨文明,留下众多文化瑰宝。湖南省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长期合作,多次共同举办展览。本次展览精选91件考古文物,通过四个单元全面展现了湖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发展。观众走进展厅,仿佛穿越时光,亲眼见证了湖南史前文明的诞生、发展与辉煌。从画卷开篇的采集驯化到人造城市的道路场景,三湘四水的脉络清晰呈现,让人深刻感悟到先民们的勤劳智慧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致辞
冯远认为,《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生动展现了湖南从旧石器时代至夏王朝建立的社会文明进程,体现了湖湘人民的开拓精神,为我国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提供了鲜活的区域社会文明画卷。图卷融入了自然环境和地域风貌,以及人与文化生态的互动。本次展览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是考古与文艺工作者传承文化根脉的时代使命,也为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览现场
据了解,《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最早的湖湘先民:逐水而行与狩猎”“从山岗到平原:人类文化发展萌芽”“彭头山:稻作农业与定居”“高庙:绽放认知与信仰之光”“城头山:稻作农业走向成熟和城的诞生”“鸡叫城:澧阳平原上的古国气象”“孙家岗:聆听华夏浪潮之声”七个篇章构成。艺术家们怀揣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初心和讲好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故事的使命,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具象和意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充沛情感和笔墨丹青,精心勾勒了湖湘先民在史前人类历史中从原始生活方式跃升至文明社会的历史画卷。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召开了展览同名学术研讨会。陈池瑜、罗世平、吴啸海、张鹏、杨灿伟、魏怀亮、周功华、廖少华、李辉武、游富祥、庄丽娜、高成林、刘义、沈敬、何赞,康移风及主创艺术家团队成员:邹力农、刘苏斌、吴金球、秦晓、陈正泉参加了研讨会。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黄家馨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李振伟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