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开启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而就在他上台短短时间内,一场引人瞩目的政治清算便拉开了帷幕,首当其冲的便是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仅仅三个小时之后,五角大楼中马克·米利的肖像画就被悄然摘下。这幅肖像画可是两周前,在拜登还在任上时,刚刚举行过隆重的揭幕仪式,与其他几位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肖像画并肩而立,本象征着荣誉与传承。然而,特朗普一上台,它便消失不见了,而其他前参联会主席的肖像画却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马克·米利作为美国四星上将,在2019年出任了第20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美军实际上的最高指挥机构的一把手。但他与特朗普的关系却一直剑拔弩张。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两人便经常在军事决策上出现分歧。米利曾私下里称特朗普为“彻头彻尾的法西斯分子”,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而特朗普对米利的不满更是溢于言表,甚至在2023年直接威胁要对米利处以“叛国罪”。




早在特朗普即将当选总统时,就开始针对五角大楼的人员制定解雇名单,米利以及与他有关的人员赫然在列。特朗普认为,这些人要么是米利的关系户,要么是因民主党的“政治正确”而被提拔,他们不可能忠于自己的政府。
米利虽已退休,但也深知自己面临的危险。于是在拜登正式退位前,他想必与拜登进行了商议。拜登在任期的最后几个小时里,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米利、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前所长安东尼·福奇、“国会山骚乱”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等人进行全面且无条件赦免,以防止特朗普上台后对他们进行报复。
不过,特朗普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过米利。虽然拜登的赦免令让他无法直接对米利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特朗普还是换了种方式来羞辱他——将其肖像画撤下。这一举动,或许是拜登都未曾预料到的。
特朗普对米利的清算,只是其上台后一系列动作的冰山一角。他不仅针对米利,对以前拜登政府的众多成员也都进行了清算。当地时间1月21日凌晨,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平台发帖称,其政府正在解除1000多名尚未辞职的拜登政府官员的职务,并点名解雇了包括米利在内的4名拜登政府官员。
特朗普如此行事,一方面是出于个人恩怨。他觉得自己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时连续遭遇了两次弹劾,过去四年还屡次遭到起诉,这一切都是民主党对他进行政治追杀。如今他重新掌权,自然要对政治对手进行报复。另一方面,特朗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击民主党的势力,削弱拜登政府在民众中的影响力,降低民主党在未来选举中的竞争力,从而为共和党争取更有利的地位,也为自己在共和党内巩固领导地位、为未来的政治布局奠定基础。
此外,特朗普上台后还签署了一系列行政令,废除了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他试图打破拜登时期的政治生态,重新塑造美国的政治秩序,摧毁所谓的美国“深层政府”,使美国政治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强化行政权力的主导地位,对司法、情报等机构进行重新洗牌和整顿。
而对于米利来说,尽管特朗普对他进行了种种清算,但他在美国军界的威望依然很高。他在任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人脉资源,其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在军界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的一些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对米利的清算,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米利本身存在工作上的失误或过错。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每次换总统,都会出现类似的政治清算情况。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两党之间激烈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博弈。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争夺政治主导权,往往会在对方执政期间极尽打压之能事,而一旦自己掌权,便会展开报复性的清算。这种政治生态不仅导致美国政治内耗严重,也让国家的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




特朗普与拜登,表面上或许还能维持着一定的和气,但背地里的暗斗早已白热化。这种暗斗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恩怨,更是代表了两党不同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诉求。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倾向于保守主义,强调美国优先,注重经济民族主义和传统价值观。而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则更倾向于自由主义,主张多元包容,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更积极的政策主张。
特朗普上台后对马克·米利以及拜登政府成员的清算,是美国政治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这一事件不仅影响着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可能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美国政治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在两党的争斗中内耗,还是能够找到新的平衡和发展方向,无疑值得人们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