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
1月16日,江苏省残联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对江苏省残联2024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的工作展开部署。《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江苏省残联在2024年的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2025年部署的重点工作也不乏新意。
“残疾人自身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对稳定持续的生活保障有刚性要求。要完善落实‘普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兜住兜准兜牢残疾人基本民生。”江苏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姜爱军说。
2024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4年,江苏省残联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巴黎残奥会上,江苏省残疾运动员金牌数和奖牌数连续6届位列全国第一;每十万人口残疾儿童康复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美丽工坊”数量全国第一,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占比位居全国前列;残疾人托养服务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首次举办残疾人公务员培训示范班、首次把残疾人证办理20个工作日办结写入文件并普遍落实、首家与港澳建立残疾人体育事业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等等。
这些事项中,每一项展开来都是一篇“大文章”。例如,每十万人口残疾儿童康复数量全国第一的背后,是整个江苏的儿童康复服务都在体现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任何一个达到80万人口的县和县级市,都要求满足5个类别的残疾儿童在不出县的情况下得到儿童康复服务。”江苏省残联康复处处长季本桂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又例如,首家与港澳建立残疾人体育事业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被中国残联体育部竞训处马历涛处长评价为“这是我们国家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性节点”。他认为这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跨制度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对特别行政区和内地在社会福利、人权建设和残疾人事业等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创建了新的模式。
姜爱军在会议中称,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取得新实效;二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三是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推出新举措;四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新提升;五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得到新拓展。
在她的讲话中,一连串数字被列举出来:全年共为3.7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4万名残疾人适配基本辅具、9.5万名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全省净增残疾人就业1.9万名,实名制培训残疾人2.7万名,全省规范提升残疾儿童定点机构124家、改造提升综合性“残疾人之家”127家。全省67.3万名残疾人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7.9万名残疾人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8500余名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发放教育专项补贴、5390户残疾人家庭免费实施无障碍改造、9500余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7.5万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药物、3.2万名白内障患者开展免费复明手术。此外,建立了13家残疾人自助互助基地,新增了238个辅具租赁服务点。全省残疾人就业率达61.4%,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建成115家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
2025年要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做出成功案例
2025年,江苏省残联延续了“走在前、做示范”的目标要求,要以更高标准创特色、树品牌。
“虽然2024年我们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大部分是单项业务上的创新,在全国率先示范、首先试点的综合性业务工作还不够多,在全国有影响力、叫得响的残疾人工作品牌和特色服务项目还不突出。必须要牢固树立品牌观念,深入思考如何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做得更好更优。”姜爱军说。
关于2025年工作,姜爱军重点强调五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总揽,牢牢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二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三是,以实施省政府民生实事为抓手,持续兜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四是,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牵引,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五是,以举办和参与重大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
从姜爱军讲话中的细节来看,一系列数字成为明确的指标:确保“十四五”末实现全省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推动将“为7000名符合条件的高中及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发放教育生活补助;为700名在省外高校及省内部属高校就读的江苏籍残疾大学生发放学费补助”和“规范提升200家辅具租赁服务点”纳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全年为16—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料服务不低于8万名;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05万名,培训残疾人1万名;全年康复救助残疾儿童3.5万名;确保“十四五”末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98%。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承上启下、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对于残疾人事业来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残联对“十五五”的发展思路仍然是一手抓保障、一手抓发展。总体上,残疾人仍然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要把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在稳定保障基础上,通过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赋能残疾人全面发展。”姜爱军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