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家长吐槽学校给课堂、课间、排队表现优秀,获得60个小红花的孩子颁发“行为师范标兵”奖状。

这位家长认为,这种奖励机制是在泯灭人性,强调服从,是在驯化孩子成为牛马。


图源:小红书@哥两好

结果评论区回复却让人哭笑不得,有人反问:您家孩子是没得到这个称号吗?



为什么说中式教育就是在培养和筛选牛马?因为牛马最大的美德就是服从、任劳任怨,以及对外界要求的无条件适应。

中式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上实行填鸭式教育,在管理上要求高度的服从。

老师把标准答案喂给孩子,过程不重要,只要求达到目标,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

这其中,学生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以及探索未知的热情不在教案和考纲范围内。

在学校管理上,一切都有统一的标准,从着装到发型,从上课的规矩到作业的格式,甚至排队、作息时间都要跟着大部队走。

据说现在一些倡导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国际学校都开始向规范化管理靠拢。

一个孩子如果表现得与众不同,往往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如果一个孩子太有个性,则被看作是问题儿童。

学生被反复灌输一个观念,你怎么想不重要,你想要的都是没有意义和浪费时间的,最重要的是要把标准答案记下来,考试要做对,跟着大家的步伐走。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座工厂,那么中式教育的生产线上,正在制造一批批标准化的「产品」。

学习、考试的目标不是考察创新创造能力,而是考验大家的标准化作业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寒窗苦读十余载,出到社会上却感觉学了好像又没学,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十多年来培养的服从性思维可以让你在社会的各个环节做一个螺丝钉。

这些「产品」最大的特点不是聪明伶俐,也不是独立创新,而是听话、服从、按部就班,像牛马一样任劳任怨。


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模式。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会告诉你:只要考上好学校,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上了好学校后,又会告诉你: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会幸福。

找到工作后,目标又变成了结婚、生子、买房...

这些目标一个接一个,像拉磨的骡子头上拴着的胡萝卜,让人永远追逐,却永远无法停下。

每到一个时间节点就会自动开启下一个通关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或者来自身边人的认可,然后继续心甘情愿开启下一个任务。

给点甜头就能够上了发条一般,跟着这个人生轨迹不断走下去。

最近看到一个段子,说小时候有种数学题,问的是:煮粥需要13分钟,洗脸需要5分钟,吃早饭需要8分钟,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表面上是锻炼时间管理能力,但实际上,它培养的是一种潜意识:时间不能浪费,任何时刻都要“最大化利用”。

这道题的副作用就是工作后在通勤路上还总是惶恐地想:

这段时间浪费了怎么办,该不该背两个单词。

中国小孩一生都在追逐社会时钟,从来不敢gap,一旦你落后于同龄人,就会感到人生悲剧。一旦没有达成目标,就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没考上名校、没找到高薪工作的孩子,会成为爸妈口中的「烂尾娃」。

而那些顺利完成任务的人,也不过是在社会的既定轨道上不停奔跑,根本不敢停下来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今大学生扎堆考公务员、考编制,为的不过是一份稳定的工资,小时候那些关于梦想的目标早已抛诸脑后。

「抗压能力」是另一个被中式教育高度推崇的能力。学生从小被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


但是当他们走上职场才发现,996、007的工作时间,无论是深夜还是放假,全年无休回复领导交代的任务。

从小培养的抗压能力终于排上用场,没有抗压能力,根本难以面对残酷的职场生活。

中式教育的目标就像筛选牛马的工具,而牛马的价值标准从来就是低成本又好用。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NPC。

作家Gurwinder在文章《为什么你很可能是一个NPC》(Why You Are Probably An NPC)中提到,NPC原本是电子游戏中的术语,指代那些由程序控制的「非玩家角色」,如游戏里的路人、警察、商贩等。

他们的行为、语言、甚至命运都是设计好的,没有自主意识,只是为了模拟现实环境的存在。文章提到顺从者是典型的 NPC。

NPC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的。

小时候,孩子被教育要当「听话的好孩子」,要服从父母的安排,按规矩行事。

长大后,变成「听话的好员工」,目标是老板给的,任务是公司分配的,成就感则来自KPI达成。

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从接受教育开始,每一步都是按照剧本演绎。


图:Quora

在家庭和学校中,孩子被塑造成标准化的「合格社会人」。

按时上课、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的生活节奏,看似为了培养自律,实则满足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规训在为未来的职场生活打基础——准时上班、完成任务、接受考核。

久而久之,这种“听话”的习惯会内化成了性格的一部分,自主性逐渐削弱,整个人开始NPC化。

在心理学上,「主体性」是个体发展和成长的核心,然而一旦自我意识被压抑,一个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确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于是,很多人努力奋斗一辈子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完成一个个任务,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究竟是谁分配的。


图:我,准时下班


精英的孩子始终是精英,牛马的孩子大多依然成为牛马。

表面看,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不同。

但实际上,最关键的差异是,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摆脱“牛马思维”。他们不仅适应了这种模式,甚至主动将它传递给下一代。

很多父母往往缺乏反思的能力,对教育的理解更多来源于自身经历的总结。

他们以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参照。如果自己过得还不错,那么会要求孩子走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复刻自己的经历。

如果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够成功,他们则倾向于让孩子走更多人选择的「安全路径」,规避风险。

无论哪种情况,这些选择的背后,都暴露出父母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焦虑。

这种焦虑的根源,部分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更多则源于对社会规则的过度依赖。

他们害怕孩子「偏离正轨」,害怕他们走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会失败,于是拼命用所谓的“成功标准”将孩子框在固有的轨迹里。

优质学校、热门专业、体面工作等社会公认的「成功」似乎成了唯一可靠的标准答案。

这种标准的驱动下,父母看似是在为孩子铺路,实际上却可能成为限制孩子自由发展的隐形枷锁。

打破牛马循环,首先就要父母从牛马思维中觉醒。


真正的觉醒,是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孩子谋生,更是赋予他们发现生活意义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all in精英教育。

正如北大教授林小英在《十三邀》中说的:

人的一生不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还得干点别的。你不直接为谋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一生就越幸福。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都是个苦役。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