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45年,10万日军坦克开进北平,不是耀武扬威,而是成群结队来投降,百万侨民登船离去,不是衣锦还乡,而是背着几件破衣服被遣返。
那一年,日本高喊“天皇万岁”时,恐怕没想到自己百万侵略者会狼狈撤回老家。战败?他们不承认。投降?他们也没办法。
这次我们就来聊聊场“百万军民回家”背后的恩怨纠葛!
百万日军缴械,投降不等于认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一个“终战”的说法,表面上终结了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却刻意回避“战败”和“侵略”的真实含义。
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几千万同胞丧生,最终迎来了抗战胜利。然而,对于投降的日本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悔国,而更像是一次“撤退计划”。
1945年9月9日,北平迎来了受降仪式。孙连仲设立指挥所,全面接收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日军投降。
在北平城里,曾经侵略者的坦克隆隆驶入,不是耀武扬威,而是规规矩矩地排成队,接受检查、缴械。成千上万的日军,拖着枪支、拉着辎重,个个低着头,俨然一副败军之相。
然而,即使在这片“缴械投降”的现场,日军的姿态依然是那么高傲,完全没有一个战败国该有的谦卑。
清点武器时,日军一方坚持将武器登记为“暂时移交”,甚至带走一份清单副本,似乎是在给自己未来留个“说法”。驻涿县的日军直到九月下旬才不情不愿撤往丰台集中,显然,他们从未把中国看作真正的胜利者。
或者说,在日军的内心中,他们不是被中国军队打败的,心中还是很不服气。更加糟糕的是,侵华的受害者尚在人间、无数证据摆在面前,他们却连这段罪恶都不肯承认。
这场投降背后,是中国战区人民用鲜血换来的正义成果。然而,这份胜利的意义却在日本的“辞令游戏”中被大大削弱。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接受《波茨坦公告》并非承认侵略,而是顺应天皇旨意的一次“体面结束”。
弃民与遣返:历史扭曲的另一幕
战后,在中国境内留下了394万日本人,其中有194万日军战俘和200万日侨。对于这群曾经追随侵略者的侨民来说,等待他们的不是审判,而是遣返。
与中国军民的伤痛相比,他们的命运显得格外“幸运”。以北平为例,日侨和战俘被安置在西苑、丰台和通州的集中营中,等待被遣送回国。
红十字船“兴安丸号”驶入塘沽港,第一批滞留的日侨得以返乡。这些“被遗弃的人”,每人只能携带一些必需品,金条、股票、光学仪器等贵重物品一律禁止携带。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可以背着几件衣服,重新踏上回国的路。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日本政府的“弃民政策”。他们将数百万日本人留在中国,号称“帝国复兴”的一部分,却对这些人的死活不再过问。
在日本文化的叙事里,这些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受害者”,而非侵略战争的执行者。这种颠倒黑白的手法,在战后为日本重塑“无辜形象”提供了坚实的材料。
今天,日本的某些历史教材中,关于这段“遣返史”的描述多以同情日侨为主,完全避开了他们为何滞留中国的真相。对中国人民的伤害、对资源的掠夺、对家园的破坏,仿佛从未发生过。
终战还是战败?日本的选择性失忆
日本在战后对“战败”一词的极力回避,是侵华战争最大的历史教训之一。1945年8月,裕仁在投降书中,通篇使用“终战”一词,从未提及“战败”或“侵略”。
在战后,除了对美国和苏联的失败勉强承认外,日本从未真正面对对中国的战败历史。而这种“掩耳盗铃”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日本后续几十年的历史观。
首先,日本政界的整体叙事始终强调“终战”而非“战败”,试图模糊战争责任,塑造出“受害者国家”的形象。对于侵华战争,日本甚至没有形成统一的历史反思。
侵略被淡化为“局部冲突”,南京大屠杀等事件在历史教科书中轻描淡写甚至不被提及。近年来,日本一些右翼政客更是企图通过篡改教科书,彻底消弭这段侵略史。
其次,日本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选择性失忆”。在武士道文化的影响下,失败被视为一种不可承受的耻辱。
日本社会宁愿强调“忍辱负重”,也不愿承认战争的发动是错误的。他们将败给盟军视为“技不如人”,却不愿承认中国的抗战成果。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逐渐形成了对亚洲邻国的傲慢心态。即使二战惨败,他们也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反思自身错误。
更荒诞的是,日本的部分年轻人甚至对“终战”的概念产生了完全错误的理解。他们在被改写的教科书中看到的,是一场“战争结束的仪式”,而非侵略的罪责。
这种历史教育的空白,使得日本年轻一代对侵华战争几乎没有记忆。这种历史观的错位,直接导致了对历史责任的逃避和否认。战后,在东京审判中,日军高层的辩解也体现了这一点。
许多战犯以“奉命行事”为借口推卸责任,而“终战”的说法为他们提供了便利。而这种说辞又在日本国内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
即使面对铁证如山的侵略事实,日本依然试图通过语言的操纵,将自己从侵略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不仅是一种历史问题,更是对亚洲和平的持续威胁。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对历史的反思,而不是对罪责的逃避。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用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的。而对日本而言,接受历史、承认侵略,才是真正的终点。
时至今日,日本从官方到民间,否认这段历史、仇视中国的大有人在。如今回顾抗日战争最大的历史教训,或许就是日本一句投降百万侵华日军就轻松回国了……
参考资料:
日本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承认侵华罪行?,中新网,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