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第一次带孩子们来体验滑雪,没想到他们上手特别快,一学就会。”来自北京的妙圆兴奋地说,“孩子们玩得特别尽兴,我答应了下周还带他们来。”杭州姑娘小玖则沉浸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梦幻奇景中,她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原本以为冰雕作为人造景观,可能少了些自然韵味,可亲眼看到时,才发觉它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神奇魔力。尤其是临近日落时分,余晖洒在冰雕边缘,我仿佛看到了‘日照金山’。”
游客在北京市某滑雪场享受冰雪运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凛冽的寒风,吹不散如潮的人气,热衷于体验冰雪经济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人民日报海外网从携程了解到,去年进入12月后,冰雪游相关产品的搜索热度持续走高。其中哈尔滨霸榜冰雪游搜索热度第一,其余依次为长春、沈阳、雪乡、漠河。
如今,冰雪这一“冷资源”正以强劲之力激活“热经济”,成为冬季市场活力的全新增长点。2024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2024—2025年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总收入有望超7000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文旅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冰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宇研究员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当前冰雪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背后有四大推动因素。“首先是北京冬奥会的‘弹射器’效应,加速相关场地场馆建设,推动冰雪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市场形成;其次是顶层设计,国家及各部委出台有关文件,以政策、财政金融手段支持;再有则是资源牵引,北方多地处于‘黄金冰雪旅游带’,冰雪与文旅资源组合良好,形成产业链;最后是国家级品牌引领,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欢乐冰雪旅游季、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带动冰雪消费多元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提高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品质。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各地冰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延吉市积极利用资源优势,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冰雪旅游项目,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吉林省延吉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延吉正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举办延吉花灯节、中国朝鲜族上元节,并打造冰雪主题游乐园——延吉冰雪欢乐谷。同时还以体育为载体,举办东北亚冰雪汽车拉力赛、速度滑冰比赛等赛事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滑冰盛宴,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国家级专业赛车手争锋冰雪赛道。”
据悉,黑龙江省在筹办亚冬会的同时,全面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尔滨”更是再度延续“宠客”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新疆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雪都村则通过“篝火燃冬夜 爱留雪都村”冰雪活动,让各地游客共同领略冰雪魅力。人民日报海外网了解到,冰雪经济的热潮并非局限于冰雪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南方城市同样积极投身其中。湖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凭借独特的自然及人文优势,加速打造冰雪旅游场景。随着室内滑雪场的不断兴建,南方游客拥有了在“家门口”近距离接触冰雪运动的机会。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显示,2013—2014年冰雪季,我国室内滑雪场仅有5家,到2023—2024冰雪季已激增至59家,且主要分布在南方城市。
我国冰雪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存在市场供给同质化、冰雪场地设施相对不足等问题。李宇认为,推动冰雪经济长久发展,要整合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布局冰雪经济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冰雪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朝“分工协同化、资源集约化、数字智能化、低碳绿色化的大冰雪产业”迭代升级。“统筹雪季和非雪季协调发展,引导冰雪旅游目的地结合自然景观、天象物候、地域文化等资源,拓展户外运动、生态康养、文化节会等多季旅游产品,提升住宿、餐饮、缆车等设备设施的非雪季运营能力。”(穆瑀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