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电影不只是故事和商品。
还是艺术。
剧本是艺术,叙事是艺术,表演是艺术,摄像是艺术,剪辑是艺术,甚至就连看电影本身,也是一门艺术。
这不但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也还要有自主的思考能力。
不然,何以能知,好与不好?
本文想借《九龙城寨之围城》中杀人王角色,以郭富城为例,来谈谈笔者心中,关于表演层境的认知与划分。
名之曰,“戏骨境与想象力的旷野”。
其路漫漫。
1989年,郭富城参演电影《飞越危墙》出道。
新兵上阵,总是忐忑。
以电影表演来讲,无论谁人,第一次站在摄像机面前,总归是不太有把握的,具体表现的区别,除了与天赋和性情,电影的类型和掌镜的导演,至关重要。
一出道就在大导演李翰祥的麾下,并凭借一部历史题材的《垂帘听政》,成为了迄今都算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帝。
郭富城及诸多演员,显然都并不在此列。
这部《飞越危墙》,甚至连导演周振荣都只是“初哥”,电影也是昔年司空见惯、简单粗暴的“黑道复仇片”。
非但并不考究,也绝对不会有什么“高人”指点。
新人也好,老人也罢,都各凭本事。
此时的郭富城,只能依凭此前两三年里,在无线电视台“跑龙套”的表演经验,在“自然度”上堪堪合格,但谈不上什么发挥。
典型“人随剧走”。
笔者曾经做过一件“无聊”的事情。
某天心血来潮,去一一翻看了,从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万梓良、张国荣、谭咏麟、曾志伟,到张学友、黎明、刘德华、周星驰、任达华、吴镇宇、刘青云、郑则仕和张家辉、郑伊健等等演员,电影职业生涯首作。
青涩是主流,有些聪明一些,有些愚笨一点,也都有初上“战场”的尴尬和无措,虽“姿势”百样,但大同小异。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其后的时间与实践当中,褪去青涩,渐进成为合格的演员。
一句话,没有生而知之者。
而郭富城,何时成为合格的演员?
《赌后》。
经过《飞越危墙》的初探、《西环的故事》的用力过猛,他在自己参演的第三部电影《赌后》当中,开始自如。
自此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笔者所见,除了《五亿探长雷洛传Ⅱ父子情仇》略有用力过猛之外,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其表演都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当然,此时的郭富城,还尚不能被称为“戏骨”。
原因很简单。
虽有《赤脚小子》、《浪漫风暴》和《风云雄霸天下》等演技层面可圈可点之作,但乐坛天王与唱跳歌手的身份,令得他在电影方面,精力投放与历练皆不足,也几乎未有经受过,港影名宿级导演的熏陶与指点。
但可称,顶尖级商业偶像。
然很有趣。
如若按照原本的轨迹,经早期历练,至《浪漫风暴》入嘉禾电影高层视野,又经《风云雄霸天下》一役,郭富城就或将,被捆绑在商业电影的战车之上,直至年老色衰,声势渐颓。
这条路有诸多案例。
但他的命运,在新世纪之初拐了一个弯。
昔年,香港乐坛与影坛同步衰落,巨星离场,几近真空。
在《公元2000》和《雷霆战警》之后,多部计划由郭富城主演的商业大片搁浅,甚至在《浪漫樱花》之后,他罕见出现了,连续两年没有电影上映的情况。
而不但外界出现了质疑其声势的声音,本身就表演来看,这个阶段的郭富城,不进反退。
动作与偶像,这两个词语,框住了郭富城的表演,令其对角色的思考和领悟极其浅层,进而就呈现为一种“为演而演”的状态。
他陷入了“长考”。
这段时间里,郭富城经历了些什么?
唱片销量与电影票房同步滑坡、四大天王其三夺影帝、外界称其为“谷底之王”,种种压力与前路渺茫的痛苦,很容易想见。
很意外。
寰宇电影却在此时,向郭富城递出了橄榄枝。
而很显然,就以双方合作的头炮电影《冲锋陷阵》来看,郭富城显然已与从前不同。
观影之时,能感觉到他整个人气势的“下沉”。
这并非颓唐,而是若有所思。
其实就绝大多数香港来讲,并不需要演员去“动脑子”,因为故事、人物与矛盾,大多浅显,随便演演,导演也就会“收货”。
所以一般都谈不上什么“钻研”。
偶像演员就更是如此。
回到郭富城这里,《冲锋陷阵》一片,虽则剧本成色普通,但他开始有意无意间,去尝试更深入钻研并揣摩角色。
这就是“拐点”。
此后一路上行。
他经《柔道龙虎榜》,重回昔日顶尖级商业偶像巅峰,更以《三岔口》和《父子》,不但连庄影帝,更彻底脱胎换骨,至《最爱》和《浮城大亨》彼时,已堪驻足顶尖演技派的殿堂。
但若仅称他一声“戏骨”,却是一种埋没。
这绝非虚夸。
回到本文主题,戏骨境。
以表演来讲,举手投足,无一不精准有度,无一不契合角色,除非形象天然不合适,否则就如水归大海,倦鸟投林。
这是好演员与普通演员的分界线。
以此往上,是顶尖序列,等而下之,则沦为平庸。
郭富城则在此基础上,令自己的表演,满载着磅礴的想象力。
它令表演富有深度,并独有魅力。
从早年部分作品,到《寒战》、《道士下山》、《踏血寻梅》、《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天亮之前》、《破·局》和《无双》,再到《麦路人》、《秘密访客》、《临时劫案》和《九龙城寨之围城》,莫不如此。
其戏路之广阔、类型之多变、表演之“正奇相生”,当真难以言表。
有不可揣测的惊喜。
《九龙城寨之围城》,杀人王。
从入镜的步幅、走姿和左顾右盼,到与龙卷风的寒暄、调侃等老友之状,如此种种,无一不是“戏骨境”的绝佳诠释,可谓胸有成竹、浑身是戏。
慑服群雄、伤虎哥、戮狄秋妻儿,寥寥几个镜头,就尽显杀人王之气场与杀伐果决的性情。
与龙卷风的古庙之战。
相互留手之后,掷钩于案桌的千钧之势,耸起的肩膊,可见其被迫与好兄弟反目的郁积,与极具压迫力的枭雄之态。
蒙眼、留言、托孤与死志,诸多细节,则见人物之义。
表演零瑕疵。
以笔者所见。
戏骨境,是许多演员毕生追求之巅。
也总有人不能达。
而想象力的旷野之上,却更只站着寥寥数人,似有着不可见的“天堑”,绝大多数演员,都不得其门而入。
语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