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编辑|t
引言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东北的货币市场简直可以拍成一部荒诞的黑色喜剧。沙俄、日本,甚至是国内的各种势力,都来过这里,投下了各自的“钱袋子”,结果让东北的百姓和商人彻底迷了路。
白银、银元、铜钱、纸币,甚至是外面来的各种“伪币”都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生死未卜。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段关于东北极度复杂多变货币的历史,一段魔幻、蛮荒且颇具戏剧性的金融风云。
从白银到纸币,东北货币的“盘根错节”
东北的历史,向来是一个充满传奇和混乱的故事,而其中最令人感慨的,莫过于它那段充满“货币乌烟瘴气”的历史。
各位朋友,您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掏出钱包,找了半天,结果却发现,自己的“硬通货”居然在市场上被人视为“废纸”?这在今天的社会已经很难想象,但在清朝末年的东北,这种事儿可是家常便饭。
当时,东北这个地方,地大物博,矿藏丰富,人口猛增。然而,随着大批的“闯关东”移民的涌入,随之而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那就是——货币不足,货币混乱。
一个地方,铜钱、银元、甚至是纸币同时流通,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形下,东北的商人和百姓简直可以用“乱得像个锅”来形容。
最初,东北的货币系统依旧维持着清朝时期的旧习惯,那就是“白银为本位”。没错,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的经济体系基本是“白银主宰”,尤其是在东北,白银的地位简直就是“金字塔顶端”。
可问题就在这儿,白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太大了”,常常一块银元就能换一车白菜,普通老百姓如何能进行日常的小额交易呢?于是,铜钱开始慢慢登场。
不过,铜钱毕竟是“小钱”,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商业需求。于是,在光绪年间,银元开始慢慢进入东北市场。大家听说过“大洋”这个词吧?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银元”,只不过那个时候,它的名字是“鹰洋”或“站洋”。
这玩意儿质量好,规格统一,民间认可度也高。尤其是墨西哥银元(俗称“鹰洋”)和英国银元(俗称“站洋”),被东北的商人和百姓当作交易的“万能货币”。大家想象一下,能在这么乱的市场上,流通这么统一的货币,简直是“惊天动地”。
但是——这时的“稳定”是一个短暂的幻想。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纸币这位“新贵”终于来了。可是大家知道吗?纸币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了银元的统一”,直接导致了混乱的加剧。特别是沙俄那帮人,趁着东北市场的“动荡”,给东北的纸币市场插了一脚。
当时,沙俄不仅在自己控制下的中东铁路区内推行卢布(也就是“羌帖”),甚至连东北的金融系统也开始渗透进他们的“纸币改革”。
此时,东北的货币市场就好像一锅大杂烩,银元、纸币、铜钱混杂在一起,谁都分不清楚,自己手上的这张纸是“真货”还是“假货”。商人们连“找钱”都得靠摸索,百姓也只能看天吃饭,随便拿张纸票就去市场碰碰运气。您说,这样的局面,能不乱吗?
伪满洲币的“掌控”与东北人民的痛苦
这场货币的“大乱斗”还没结束,接下来登场的,是一位“霸王级人物”:那就是——“伪满洲币”。朋友们可能会觉得,伪满洲币不过是一个纸币罢了,可您错了,它可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经济控制神器”!
要知道,伪满洲币的诞生,并不是简单的纸币发行问题,而是日本通过“满洲中央银行”这个旗帜来实施对东北的全面控制。
伪满洲币的发行,是日本殖民者在东北实施经济霸权的一部分。大家想象一下,东北人民使用的并不是自家的货币,而是由日本在幕后操控的“伪币”。
而且,这些纸币的种类可多了,单是伪满洲币,就有155种!其中不仅有纸币,还有一些金属币,什么白铜、青铜、铝、镁等稀奇古怪的材料都拿来做货币。真是让人不禁想问,这些“伪满洲币”是用来购买粮食,还是用来给“战犯”提供“口袋钱”呢?
而且,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些纸币的面额也不是随便定的,有些面额超高,有些面额极低,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想,这样一张纸币能不能随时兑现?能不能实际使用?你怎么知道今天您拿到手的“伪满洲币”明天会不会就变成了“废纸”?
对于普通的东北百姓来说,伪满洲币是那时候最具“压迫感”的存在之一。您想,商人拿着这些“伪币”去采购,不仅要担心纸币真假,还得担心能不能换到自己需要的货物。
而当时的百姓,大多数没有能力去“和日本商人谈判”,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这种“贫富差距”和“财富缩水”带来的痛苦,简直是想象中的两倍。
东北货币统一的艰难路程
说到最后,大家可能会以为,东北的货币局面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变得“井井有条”。但现实是,直到1945年,东北的货币混乱依然未曾有丝毫改变。您听说过“东北银行”吗?没错,它就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尝试去“统一”东北货币市场的组织。
1945年,东北银行的成立标志着这场货币之战的开始。可是您别以为货币统一这事儿好搞。那时,伪满洲币、红军票、日伪币、甚至是国民党政府的“流通券”都在市场上流通。各大商人、百姓几乎都成了“拼图高手”,每个人都在这场“货币争夺战”中悄悄博弈着。
1946年,东北银行终于推出来了“东北币”,这是一个充满革命气息的纸币形式,也是当时唯一被“承认”的法定货币。此时,东北的货币体系终于走向了统一的轨道。
然而,面对外资银行、伪满洲币以及红军票的强力压制,东北币的发行并没有一帆风顺。许多地方的百姓,根本没有接触过东北币,依然偏向使用那些旧币,这就使得货币统一的过程变得“步履蹒跚”。
尽管如此,东北银行依旧在不断努力,从“东北币”的发行,到后来的“法币”,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去稳定经济,避免再出现“伪币泛滥”的局面。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斗争,但最终,东北的货币市场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就这样,东北货币的统一历程,虽然并不完美,但它却标志着中国东北金融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起点。这背后的艰辛与困苦,注定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那个时代百姓们无法忘却的“历史印记”。
参考资料
东北曾流通过百余种货币.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