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2日讯(记者 徐昊)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低空经济成为地方“两会”热词。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按下 “加速键”。

据财联社记者初步统计,在31个省份的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过半省份明确提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近10个省份提及了低空经济。其中,有7个省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及充电桩建设目标。

产业集群化融合发展

从产业端看,多个省份围绕本省重点车企开展工作,在进一步夯实产业优势的同时,扩大产业链集群效应。

2024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实现了质的飞跃。据统计,2024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省提出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时,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肇庆宁德时代二阶段工程等产业项目的建设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与广东省类似,河南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工作报告中做了重点提及。作为行业龙头,比亚迪于2021年入驻郑州航空港区,迅速开展了新能源乘用车和核心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多个项目。不仅是比亚迪,河南省内还有17家整车生产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业扩量提质,力争整车产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40万辆。

重庆市则围绕长安、赛力斯等集群生态,提出健全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推动“重庆造”整车上量换新、扬帆出海,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汽车产量达到2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95.3万辆的基础上提升至130万辆。

作为汽车产业“重镇”的天津市提出,要服务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加快适销新车型供给,重点推动汽车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国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头部企业、新势力企业的配套供应链。

北京市、河北省和吉林省同样强调了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性。北京市提出,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河北省强调,要联合京津推进“六链五群”建设,优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吉林省则提出,要促进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集群化融合发展。

明确“车路云”战略方向

当前产业和市场追求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单车智能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网联式、协同式智能技术应对,而“车路云一体化”则提供了全局性和协调性的解决方案。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车路云一体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制高点。

从2024年年初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通知,到7月首批20座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这一万亿级产业项目从封闭测试快速切换至先导应用阶段。在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车路云一体化”一词再度被多次提及。

吉林省提出,将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支持奥迪一汽新能源车型批量投产上市,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海南省提出,规模部署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广东省提出,要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加强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

与此同时,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提案和议案中,为“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建言献策。湖北省人大代表、岚图汽车首席技术官汪俊君表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提速,但仍存在提升空间:一是车企参与度待提高。车企更关注单车智能,参与“车路云一体化”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存在“碎片化”现象,难以支撑全域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规模化应用。三是平台体系待健全,路端、车端和第三方平台的标准化管理还有困难。”

汪俊君建议,应发挥政府规划引导等作用,推进智能化路侧设施建设;在省内孵化和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公司,构建上游通信芯片和通讯模组、中游设备与终端以及下游平台与运营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湖北成熟的产业链联动发展。

“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链主作用,构建产业融合生态体系;探索更多闭环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重庆辨识度。”针对重庆市“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重庆市政协委员、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褚文博呼吁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