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的热闹,快要乐疯了。

上午,TikTok停止运营,结果短短半天后,重新上线。一天后,特朗普又在就职典礼上一顿狂怼、疯狂退群。

就在这个节骨眼,我落地美国波士顿,开启了为期9天的“问道全球·美国东部站”。


找找我在哪

我从上海飞10个小时到迪拜、又从迪拜飞14个小时到波士顿。日夜颠倒,几乎忘了今天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这几天,时间能忘,TikTok的新闻却绝不敢忘。我在休息室疯狂读新闻、在飞机上光速敲文章。我就特别担心,会不会十几个小时飞完,形势又变了,稿子全废了?

1月的波士顿,零下10度、大雪纷飞、寒冷刺骨。我这只小蚂蚁,却仿佛一头扎进了美国这口沸腾的热锅。

每次问道全球,我都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扔进当地的知识海洋中,疯狂地吸水。然后晚上回到酒店,再把我这一天的参访、学习、请教,总结成文章,带着新鲜热乎的感受,分享给屏幕前的你。

过去几次问道全球的感悟,我都放在了文末的推荐阅读里,欢迎你去看看。

很多朋友都说,特别喜欢这个系列,每一篇都会看。特别感谢大家,正是你们的支持,才给了我持续输出的动力。

所以从今天开始,“问道美东”系列,咱们继续!

打个哈欠、洗个热水澡,擦擦睡眼,出门看世界。咱们一起看看,美国东海岸,究竟正发生着些什么?


你了解波士顿吗?

波士顿,这是一个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名字,却不甚了解的美国城市。

提到这里,吃货们第一反应是波士顿龙虾。球迷们会想到波士顿红袜队。而在我们咨询圈,这里以世界三大咨询公司之一的“波士顿咨询”闻名。

那么,波士顿究竟在哪?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这里做问道美东第一站?

摊开这张美国地图,红标位置,就是波士顿。


这是一个美国东北部的海港城市,到经济中心纽约大约350公里、到政治中心华盛顿大约700公里。纬度和中国沈阳差不多。往北走大约500公里,就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个非常靠北而寒冷的城市。

很多人都说,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没什么文化底蕴。这话或许有些道理,但如果说给波士顿人听,他们一定不会同意。

波士顿市1630年成立,有接近400年历史,是北美大陆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它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是美国最初的13个殖民地之一,著名的“五月花号”,就在马萨诸塞州登陆。

当然,最让波士顿被历史铭记的,是发生在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为了抗议英国对美殖民地征收茶叶税,几十名波士顿“爱国者”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停在波士顿港的3艘英国商船中,将342箱茶叶倒入大海。

这一事件,彻底激化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之一。

而最让波士顿人自豪的,可能要数他们的教育。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大约相当于我们的省会。马萨诸塞州,这个名字可能你有些陌生。但提到它的简称“麻省”,可谓人尽皆知。

没错,麻省理工大学,还有另一所举世闻名的名校哈佛大学,就位于波士顿。整个波士顿大都会区,拥有超过100所大学。有“美国雅典”的美誉,是全美公认的教育文化重镇。

教育,教育改变人生,流淌在每一个波士顿人的血液中。

这不,刚到酒店,我就遇到了一个特别鲜活的例子。


波士顿怎么也有个剑桥?

下飞机、出海关、上车,来到酒店。

我想着打开定位,发个朋友圈。

咦,奇怪,我住的这附近,怎么叫“剑桥”?


剑桥,不是在英国吗?难道波士顿也有个剑桥?

一顿搜索,我才明白,原来,1630年代,第一批英国清教徒来到这片区域定居时,最初将这里称为“新镇”(Newtowne)。

到了1636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北美第一所高等学府,也就是今天的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

这些来自英国的新移民,怀念家乡,把此地也改名为“剑桥”,寄希望于此镇能成为和英国剑桥齐名的大学城。

将近400年后,他们做到了。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在如此浓重的学术氛围中,波士顿的创业者们,是什么模样?


硅谷人改变世界,波士顿人拯救世界

走进哈佛大学校园,和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硅谷不同,这里特别安静,几乎见不到什么行人。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甚至显得设施有些老旧


可一旦你坐下来和当地人深入交流,就会发现,改变正在发生。

第一天下午,我们在哈佛大学,邀请了几位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者进行分享,听听他们在做些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听着听着,我竟然有些热泪盈眶。这和我在硅谷遇到的完全不同,我有一种特别核心的感受:

听硅谷的创业者分享,是热血澎湃。听波士顿的创业者分享,是温暖人心。

硅谷的创业者各个都想改变世界,而波士顿的创业者,各个都想拯救世界。

干说有点枯燥,我来举例给你听听,他们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用鸡蛋生产药物蛋白

第一位创业者,做蛋白质合成。他们打造了一个“母鸡平台”,把看似普通的母鸡,变成生产蛋白质的“医药工厂”。

母鸡平台?听起来有点太科幻了吧?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质合成方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把希望生产的蛋白基因,编辑入鸡的体内,得到一批“基因编辑母鸡”。

然后,这批基因编辑母鸡下出的鸡蛋,蛋清中就会大量含有这种蛋白质。再通过分离、提纯,就能得到最终产品。

这位创业者说,他们这种方式,规模大、成本低,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他们已经在美容行业常用的胶原蛋白中,大量使用这种技术。未来,这项技术的潜力可能被应用于更多医药行业。造福人类。

有点意思,对吧?但下一位创业者,更是让我敬佩。


挽救生命的户外手术设备

这位创业者一上来就说,目前的医学界,一直存在着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户外手术时的卫生问题。

我们都知道,做手术要求的环境非常严苛。手术室要严格无菌,医生护士都要经过层层消杀。一旦环境不够干净,就可能造成患者感染,每年因手术感染而死亡的患者不计其数。

在医院里做手术尚且困难,更何况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完美的环境,必须在户外进行手术呢?

比如,有人在野外受伤,当医护人员赶到时,发现开往医院还需要3小时。但病人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必须原地手术。

再比如,发生地震、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出现大量伤员,但当地医院同样受到了损坏,无法提供合格的无菌环境。

再比如,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医生随着部队一起前进,只能临时搭建简易医院。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一次手术感染,在统计名单上只是一个数字。但放到现实里,全是鲜活的生命。

这位创业者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发明了一种简易手术设备,重量只有6公斤,充满气只需要120秒,单次可以使用4小时以上。

它的工作原理是,制作了一个便携的透明罩子,罩在患者身上。同时,罩子上有类似手套的设施,可以让医生把手伸进去,隔着无菌手套为伤员做手术。


同时,还带有一台类似鼓风机的设备,配有细菌过滤膜,确保进入罩子里的空气经过过滤,是无菌状态。再通过气压调节,罩子里的空气是正压状态,也就是说空气在向外渗出,只有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不断向内。

使用这套设备进行户外手术的成本,大约是500美元。对于拯救生命而言,这笔钱花得值。

真好。

除了手术这样肉眼可见的改变,还有很多创新,发生在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

比如,下面这位创业者。


食道反流:隐秘的麻烦

你或许知道,人类的气管和食管,被一块叫“会厌”的软骨分隔开。有时一不小心,食物进入气管,就是我们所说的“呛到了”,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其实对一类人尤其危险:有呼吸系统疾病,需要插管治疗的病人。

在治疗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药物,放松病人的气管,使得插管可以顺利进入。

但这些药物,也可能放松胃部的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这是位于胃部入口的一块肌肉,负责防止胃里的食物倒流入食管。


圆圈处就是食管下括约肌

一旦这块肌肉无力,患者胃里的食物,就会倒流。假如倒流入气管、进入肺部,就会造成肺炎,这对本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非常危险。

这位创业者说,光以美国为例,每年大约有1600万例呼吸道插管手术,其中大约有250万例,需要呼吸机的长期支持。

而这250万人中,80万人会因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肺损伤,20万人因此死亡。

真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那,他们的创业项目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简单来说,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一直伸到胃里。


而这根管子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刺激食管下括约肌,增强它的压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看起来简单,但背后,真不知道他们解决了多少技术难题。


用“递送平台”解决药物起效问题

还有一位创业者,他希望打造一种“递送平台”。

什么是递送平台呢?简单来说,无论你是打针、口服、还是喷雾。药物进入人体后,首先要面临一个问题:抵达希望治疗的部位。

如何准确到达目标部位,一直是个大难题。很多传统药物的方法,是“堆量”,靠大量服用,使体内保持一个较高的药物浓度。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小区1000户,一个快递员要给其中一家人送快递,但他却不知道这家人具体的门牌号。

那怎么办?他只能买1000个同样的快递,每户送一个。这样,总能保证有一个送到吧?

可想而知,这有很多问题。比如,浪费。比如,副作用。

这位创业者,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机制,他将药物放置在一个个微小的泡里。然后,这个小泡能直接抵达目标“靶点”。最终,90%的药物都能到达该靶点。

当然,我得特别声明一下,我并非医药专业人士,以上这些描述和比方,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你权当听个乐子,开拓视野。

但我相信,你不难发现,波士顿和硅谷,真的是两种风格。

硅谷的创业者,仿佛各个都想改变世界、解放人类。想着怎么做一个连接全世界的大平台。

他们经常是那种“天才少年”的模样。他们往往20岁出头,甚至等不及大学毕业,就要退学去改变世界。

他们最爱说的话是:我们希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全人类真正连接在一起。

但波士顿的创业者,想的都是怎么挽救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想着怎么让患者不会感染,怎么让药的效果再好一点、成本再低一点。

他们大多是科学家、教授创业,不仅聪明绝顶、能力出众。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更让他们生出一种“悲悯之心”。

他们最爱说的话是:这种技术可以降低37%的感染概率,这意味着每年可以帮助10万名患者避免并发症。

波士顿,是科学家创业的乐园,用底层科技改变生活,这才是真正底层的创业模式。

当然,我觉得,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人类的进步,需要这两拨人的共同努力。

这种百花齐放的氛围,真好。


博物馆、大学

第一天到,很多伙伴还在倒时差,因此我们没有安排太密集的访学,而是和大家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逛了逛。

波士顿城区并不算很大,从麻省理工学院出发,往南走过哈佛大桥,穿过好几所校园,大约步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如果天气好,非常推荐你来步行走走。但我们当天实在太冷,只能坐车前往。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名气可能不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但这里的艺术藏品却一点也不逊色,你能看到很多从小在美术课本上见过的珍品。

比如,高更的这幅名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是一幅充满思考和哲理的画作,晚年的高更卖掉了自己大部分作品,过一场说走就走的生活,他用这笔钱。去南太平洋的土著部落中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

最终,他来到了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也就是今天的潜水圣地“大溪地”,那里四季如春,当地人过着原始但快乐的生活。高更感悟到,或许人的生活就应该返璞归真。于是,他以当地土著的生活为模板,创作了这幅作品。

有时候我在想,人如果一定要选两个地方,保留文明的火种,那一定是大学和图书馆。

二战期间,英德两国互派空军狂轰滥炸,但双方却达成了一个微妙的默契:德国空军不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而英国空军也不轰炸德国的哥廷根和海德堡这两座大学城。

如果一定怀着善意去猜测为什么,那我想,双方都明白:战争总会结束,而重建,需要大学的存在,需要知识的存在。

大学是文明的灯塔,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

人类文明总会有摩擦、有冲突、甚至会有世界大战。但只要大学和博物馆在,希望就永远都在。


有人能帮我介绍介绍这幅画吗?


在哈佛走了走

结束所有的活动后,我们在哈佛大学校园内走了走。

哈佛大学里,有一尊著名的雕像:哈佛大学创始人约翰·哈佛。


这尊雕像下方,写着三行字:

约翰·哈佛

建校者

1638年

但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是,这尊雕像有一个外号:三谎雕像。

原因很简单:这3句话,全是错的。

首先,雕像上这位,不是哈佛。

哈佛去世时年仅31岁,并且,在那个没有照相技术的时代,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也没有留下哪怕一张画像。于是雕塑家只能找了一位学生做模特,完成这尊雕像。

其次,哈佛不是哈佛大学的建校者。

他只是哈佛创校后的主要捐赠者之一。当时,身患重病、弥留之际的哈佛,把260本书,和他一半的家产,大约700多英镑,捐献给刚刚建立两年的哈佛学院。

700英镑,今天看起来没什么。但在17世纪,那是一笔巨款,大约是哈佛官方建校拨款的2倍,是学校当时最大的一笔捐款。

为了感谢和纪念他的贡献,后来,学校决定用“哈佛”命名。

最后,看了前面的介绍你就知道,哈佛大学并非成立于1638年,而是2年前的1636年。

但这些“谎言”的存在,丝毫没有减损这尊雕像的魅力,反而增加了它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趣味。仿佛在提醒我们,历史并非黑白分明,真相永远在层层迷雾中。

你看哈佛,他没有留下自己的样貌,我们甚至不知道太多有关他的故事。

但是,他留下了哈佛大学。

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文明永恒。

对了,哈佛的左脚鞋子,已经被游客们摸的锃光发亮,听说全世界的学子,都要来摸一摸这只鞋子,让这所全世界最知名大学的“创始人”,祝福自己学业顺利。

我也跟风摸了摸,在商业的大海面前,我永远是学生。


祝我们,学业顺利。


明天,MIT

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明天,我要去MIT,麻省理工大学。去之前,当然要做些功课。

哈佛和MIT,这两所世界顶级名校之间,距离只有2公里。而它们之间也一直在争相较劲,都想证明自己更优秀。

我听吴军老师说过,MIT的孩子们,不愿意被认为视作“理工男”,他们想着各种各样的鬼点子,证明自己不是个书呆子。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恶作剧文化(Hack Culture)。

举个例子,MIT有一个标志性的圆顶主楼,高三十多米,十几层楼的高度。

有一年万圣节,一帮MIT的学生趁着夜色,把一辆警车搬到了大楼屋顶。第二天起来,所有看到的人都大吃一惊。


要知道,校方最后是动用了吊车,才把这个大家伙弄下来,这帮学生究竟是怎么把它放上去的?没人知道。

再比如,你看这栋楼,是不是有些奇怪,长得歪七八扭的?猜猜看,它是做什么的?


这是MIT计算机系的所在地,它的中文译名同样奇怪,叫“瑞和玛丽亚施塔特中心”(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吴军老师说,MIT不是一个培养一般工匠的地方,而是一个培养有创意的工业界领袖的地方。你从这一切的细节,就能看出来。

浓厚的文化,培养顶级的大学。顶级的大学,培养顶尖的人才。顶尖的人才,造就前沿的科技。前沿的科技,推动商业的发展。

这就是我在波士顿这一天,最大的收获。

我已经迫不及待,明天去MIT走走逛逛了。

要不,后几篇文章,咱们继续?

P.S.

坐在家里,只能揣测。去到现场,才有答案。

2025年,我们会继续走在问道中国、问道全球的路上。

去年1月,我们去到了中东(沙特、阿联酋)。6月,我们去到了日本。9月,我们去到了美国、墨西哥。12月,我们去到了东南亚(越南、印尼)。

此刻,我们正在美国东岸,看文化与创新,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然后,2月7日晚上19:00,我会在刘润视频号直播间,与你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在美国东岸的所见所闻。

欢迎你点击下方“预约”按钮,来直播间坐坐。


接下来的3月,我们还会去到新加坡。看看这个地域狭小、天然资源匮乏、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岛国,是怎么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


6月,我们要去英国。看看“世界第一城”的美誉,究竟从何而来。


之后的8月,我们要去非洲。看看那片最狂野的土壤里,开出了什么样的花。


现在,我也想邀请你,与我同行。

一个人,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一线游学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我们。

让我们一起,行万里路,问道中国,问道全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观点/ 刘润主笔/ 歌平/ 二蔓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97篇原创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