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态度和原则
邵 声
近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版,为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论指引。《纲要》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洞察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又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深刻论述,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成为我们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和全球性挑战的思想武器。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深刻提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强调这三者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这三大特征,深刻揭示了文明的本质特性,明确了文明交往的正确态度和原则。多彩,展示了文明“多样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强调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依存与补充,在多样中显现共性,在差异中彰显价值,构建出一幅和谐美满的文明图景;平等,摒弃了一切文明等级观念,倡导文明间的本质平等,消除优越与歧视,推动尊重与对话,彰显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同等尊严;包容,唤起文化心态的开放与接纳,提倡以包容的姿态面对差异,推动相互理解与互鉴,号召世界各国摒弃偏见,携手共进。这三者相辅相成,交织成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刻揭示了文明交往与互动的内在规律,凸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源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及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明的发展并非预定的、均衡的,也不是单向度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多样性与同一性的辩证互动中不断前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在于某一文明的独大,而在于多样文明的百花齐放、竞相繁荣,彼此交流、相互影响、融合创新。例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文明,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然而在交融与碰撞中,迸发出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动能。青铜冶炼技术发源于两河流域,而中华文明则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商周青铜文化,成为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阿拉伯文明则在中国造纸术和印度计数法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中国代数学、埃及天文学、古希腊几何学、物质性质理论及医学,推动了科技的革命性进步,进而反哺其他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明的多样性为交流与互鉴开辟了无尽的空间,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又为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全人类文明向着更加多彩、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每一种文明,皆植根于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深尊重与珍惜。它们从不同维度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价值与贡献,推动了人类精神的不断升华。正是因为这种平等性,才构成了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基础,唯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怀平等谦逊之心,虚怀若谷,才能真正促进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构建起深厚的友谊,推动交流互鉴,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例如,古代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贸易的通道,更是文明平等交流的舞台。在这条绵延万里的路上,张骞、玄奘、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文化使者,怀着对他国文明的敬仰与尊重,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远赴他乡,求索真理,书写了不朽的文化交流篇章。其中,玄奘为探求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真谛,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跨越万里山川,赴印度求法,并凭借卓越的智慧与非凡的毅力,在印度赢得了各国的热烈欢迎与尊敬。玄奘不仅将印度的佛法、历法、医学、逻辑学、艺术等宝贵文化成果引入中国,还将《道德经》等中华经典译成梵文,广泛传播中华文化于西域。他将失传于印度、却在中国保存完好的《大乘起信论》,重新译为梵文,回传印度,谱写了一段中印文明互启的壮丽史诗,成为古代中印文明平等交流的典范,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展开。文明的自我封闭必然导致衰退,只有在开放与接纳中,文明才能实现自我更新,焕发活力。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风雨,依然生生不息、气象万千,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定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始终保持广纳百川、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胸怀。正是在这种文化精神的引领下,中华文明不断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精华,走向辉煌。例如,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历史上既是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等文明体系交往的重要窗口,也是汉族与月氏、粟特、突厥、吐蕃、党项、回鹘、蒙古等欧亚草原与绿洲多民族交流的前沿平台,还是佛教、婆罗门教、天主教、摩尼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以及汉地民间信仰等多种宗教文化交汇的广袤舞台。在这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敦煌以中原文化、河西文化为根基,广泛吸纳域外文明,孕育出独特的新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兼容并蓄、人类文明多元包容的典范。今天,世界各国在文化上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华民族博大的包容精神,依然为当今文明交流提供着宝贵的智慧与启示。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唯有坚持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才能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合作,破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诸多难题。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经济不平等、社会动荡等全球性问题,任何单一文明的力量都无法独立应对。唯有汇聚各文明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平的未来。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文明多样性,广泛推动平等对话,促进包容性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共识,增进理解与信任,化解矛盾与分歧,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责任,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目标。
往期荐读
责 编 | 吉 洁 编 辑 | 马义超 来 源:根据党建网微平台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