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味儿?

有人说是一种红,红灯笼,红对联,红脸蛋,还有母亲在馍馍上点下的那一点红;有人说是一种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狗响亮的吠声,还有归人急促的敲门声;有人说是一种望,盯着列车时刻表生怕错过的望,出站口人山人海里望眼欲穿的望,还有白发老娘倚门而望的望;有人说就是亲情的味道、乡愁的味道,还有灶台袅袅炊烟的味道。

过了小年,年味儿更浓。从天而降的雪花,厨房里的烟火气,砧板上的肉味,电话里的归期,玻璃上的窗花……聚集起平凡生活中那最熟悉、最温存的味道。年味儿,或许只是从一个偏僻农村的瓦房上空升腾起,但它能飘过江河山川,在一个午后或者深夜,抵达一个游子的鼻触下,然后悄然进入心扉。

钱钟书先生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论是谁,去了哪儿,通过一段段轮回与磨难,最终都要回到圆的起点——家。天南地北的日子,梦里老屋的房梁在风雪中动一下,骨头便会响一声。只有回到家,心才能安稳地待在身体最柔软的地方,像婴儿睡在母亲的怀里一样,欣然而又踏实。蓦然回首时才意识到,炉子里的煤味,房梁下的腊肉味,父母身上独有的家的味道,才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原味。原来父母就是我们的“守味人”,而从父母舒展的皱纹里也开始懂了,原来儿女也是父母的“守味人”。

品尝年味儿,成了我们对过年的期待,也包含着对美好年华的回味。有人感叹,“年味儿变淡了。”其实,年味儿一直都在,从没变过,变的只是人的心境。如果我们依旧纯净如初,年味儿就散落在乡间热闹的集市里,在枕着新衣服酣睡的梦乡里,在鞭炮没点着自己滑倒的雪地里,在那爱和亲情化为的那一粥一饭的热气里。

从前车马很慢,旧时光里的仪式感也很“旧”。游子与家人的联系靠书信或者托梦,回家一般都是离家前约定好日子。如果没有约定,在一个风雪夜,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见是那故人和归人,多叫人惊喜!现在,有了飞机、高铁,等待的人不必望穿秋水了,但依然掰着手指头算归期。在外的人穿越千山万水拼命地往家赶,不论是乘飞机、坐火车,还是开汽车、骑摩托,直到踏进那个家门,一家人才算大团圆了。

大年三十,日子圆了,人也圆了。阖家欢乐、岁月静好的这一刻,我们拥有了最珍贵的年味儿。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