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中共江西省委奉中共中央命令,在兴国县组织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活动,包括萧华在内的一众热血青年纷纷予以响应,主动报名参加革命队伍,想要推翻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人人平等的伟大愿景,让老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萧华算是标准的“神童”,他打小就聪慧、机敏、记忆力超群,上了小学之后,他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读书过目不忘,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因而深受师长们的喜爱。更难能可贵的是,萧华还对新思想非常向往,他经常阅读一些进步刊物,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以提高的大局观和国际视野。

但可惜的是,萧华的家境却十分窘迫,父母都只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一年的收成十分微薄,根本无法供他长期读书,于是乎萧华在读完小学之后,便辍学回家,开始跟着父母一起务农谋生。1927年,萧华受红色思想影响,主动报名参加中共领导的左翼组织,开始从事一些外围革命活动。



1929年,他因为表现优异,被推荐到中共兴国县党委干部培训班学习,彼时他方才13岁,还是个半大小子,可他的革命意志却丝毫不输成年人!在从干训班毕业后,萧华便开始协助党委进行“扩红”,他凭借自己出色的组织才能,在一个月内,接连发展了两余人入团、入党,立下了不世之功。

毛主席的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连忙将萧华调到红军中服役,希望他能在部队中一展才华,打拼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而萧华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在穿上军装后表现的极为出色,既能上战场和敌人浴血搏杀,也能化身政工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团结广大官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933年,萧华因功被委任为“少共国际师”师长,彼时他方才十七岁,是所有同级干部中最年轻的,堪称年少有为。但可惜的是,仅仅三个月后,少共师便在一次遭遇战中受到重创,官兵大半战死,仅有不到一百人幸存,中革军委见状便撤销了少共师的编制,并将萧转调到红二师担任政委。1934年,萧华跟随大部队开启长征,当年年底他参加了湘江血战,在国民党军中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顺利掩护中共中央虎口脱险。

1935年初,他又主动请缨率领一支三百余人的先遣队,一举击溃把守乌江渡口的国民党军,为后续大部队打开了一条北进的通道。抗战时期,萧华在八路军一一五师担任343旅政委,他先后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斗、广阳战斗,给予日伪军重创,有力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族抗日热情和信心。1939年,萧华挺进山东,在鲁西开辟革命根据地,以沂蒙山南麓为依托,与敌人展开激烈周旋、斗争。



解放战争时,萧将军被调到东北军区担任要职,期间他带领地方部队配合东北野战军攻击国民党军,先后在本溪、鞍山等地大破敌人,1949年初,他又被调到东野第十三兵团担任政委,随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一举解放了鄂北和湖南全境。

建国前夕,萧华受毛主席委派,前往东欧参加国际青年联欢节,充分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崭新面貌,为中华民族争取到了不少关注和同情心。建国后,萧华长期在总政部担任高干,主要负责督促部队训练、管理人事调度等工作。1955年,年仅三十九岁的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荣获两枚荣誉勋章。毛主席很看好萧华,曾几次找他谈话,勉励他好好工作,继续提升自己,将来党中央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去完成!



但可惜的是,萧华因为早年受过太多伤,结果导致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乐观,从1961年开始,他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停下手头的工作、请假休养,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他的政治前途。此外,动荡爆发之后,萧华因为拒绝和江青、王洪文等人的为伍,结果遭到猛烈迫害,他一度被革去公职,被迫赋闲在家,等到动荡结束后,萧华已然耗尽了所有精力,他再也无法承担繁重的一线工作,只能在二线单位挂职,1983年,萧克正式退出部队,转往全国政协担任副主席,1985年,他在家中休息的时候,不幸突发心脏病去世,时年七十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