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坚持党建统领,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聚焦产业就业,聚力创新创业,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努力开创“兴业兴城、强区富民”崭新局面,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渡口新作为。

抓实产业经济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大渡口区积极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不断优存量、促增量、扩总量、提质量,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育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新材料、重庆小面五大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

就业是高品质生活的基础保障。大渡口区依托“义渡就业列车”品牌,迭代升级“一体式”保障机制,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将着力育企业、延链条、增税收、扩就业,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举措,建设创新孵化平台,持续扩大就业规模。

未来,大渡口区将大力实施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提速建桥工业园C区拓展区建设,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部署实施消费提振、服务业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华润万象汇、万达广场等重点商圈、商业综合体联动提质发展,努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强化改革创新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大渡口区坚持改革创新工作导向,全力谋划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识度、重庆市知名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聚焦产业发展,大渡口区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等重大任务,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改革项目,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机制障碍,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聚焦社会治理,大渡口区依托“数字重庆”建设和“大综合一体化”,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痛点,持续谋划“一件事”创新应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以“莎姐”社会治理品牌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放大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科技创新,大渡口区围绕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部署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深化产城融合 描绘宜居宜业宜游新图景

大渡口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推动城区能级品质持续提升。

围绕以产促城,大渡口区多措并举优化惠企政策,设立民营企业家节,迭代“快帮快办”民营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主动助企纾困解难、节本增效,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同时,加快推进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重庆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国家工业版本馆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以项目工作为引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围绕以城兴产,大渡口区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以五一互助片区、民新民乐城中村为重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另一方面,以中梁山、金鳌山为牵引,打造都市乡村全面振兴新范式,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增进民生福祉 开启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大渡口区坚持“小切口、大民生”,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来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实施增进民生福祉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办好10件区级重点民生实事,提质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大渡口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推动全域添彩增绿,扮靓市容市貌;为进一步提质教育发展,大渡口区稳步推进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大渡口校区)完工投用,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进一步做优医疗服务,大渡口区提速推进区公立三甲医院建设,深化“一院一特色专科”建设,加强家庭医生驿站等专业医疗服务;为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大渡口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等服务站点,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加强普惠托育服务,搭建多元化婴幼儿照护体系。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11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