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这份成绩的背后,少不了一系列政策的加持,包括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进入2025年,汽车消费再一次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最新消息,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已经出炉,最高2万元的补贴继续放送,预计有超过1400万辆车可享受以旧换新补贴。这项政策对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很友好。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变化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消费效果明显,也推动今年延续政策出台。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明确表示,对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相关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相关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方面,对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2025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国四车型登场,与国三车型不同,国四车型的入场恰逢中国私家车开始快速发展。数据统计,国四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是6000多万辆。一般来说,8-12年车龄的车型,正是进入后期维保的易损件的高峰期,这些车型也比较受维保后市场欢迎。而如此大量的旧车开始进入“报废期”,也就意味着后市场要减少很多业务。
因此,相关部门将国四车型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是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扩大了补贴范围,让更多的旧车可以享受到报废更新补贴,还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更多的换下来的“旧车”进入了二手车市场,以旧换新政策也带火了二手车交易市场。据悉今年10年车龄、14年车龄的车,去年交易明显增多了,多了一倍左右。因为有国补政策,买新车、换新车更合适,所以把老车拿出来。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90.02万辆,同比增长14.40%。2024年全年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说明了以旧换新政策对于推动二手车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会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持续保持活跃。
消费者买车越来越便宜
事实上,为争夺市场份额,从元旦节开始,、、、、、、、、、、极狐、深蓝等超10家车企推出兜底政策。或许也正是看到了各地方以及生产商的强烈需求,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来得格外早。在外界看来,今年两项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车市整体销量。
蔚来
乐道
比亚迪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东风风神
上汽大众
吉利汽车
岚图汽车
阿维塔
国家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2025年各类促消费政策依旧在延续,比如上海、四川等地已经官宣将继续以旧换新活动,山东等地继续“新能源下乡”活动。可以说,汽车行业的消费环境不错。
多项促销费政策的出炉,消费者购车会越来越便宜。同时车企的造车成本也在下降,这意味着新车定价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一方面,已经有多家知名投行预测,电池原材料成本还会接着下降;另一方面,车企的智舱、智驾、800V平台等技术相对成熟,研发成本也随着规模化效应而被摊薄,所以消费者在2025年购车大概率会比2024年和2023年更加实惠。
但是有一点也需要注意,汽车促消费政策,如以旧换新、购车补贴等,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刺激汽车消费,推动汽车销量的增长。然而这种增长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透支效应,即提前消费了未来的部分需求,导致在政策结束后市场需求出现回落。
2024年已经出现过透支市场需求的情况。2024年新旧“国补”未能做到无缝衔接,新政策刚出炉、消费者观望情绪较重,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从1月前两周很多车企的销量出现严重下滑就可看出一二。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5.0万辆,同比下降14.6%,环比下降33.6%;新能源零售预计72万辆,环比将暴跌44.7%,渗透率将在12月49%的基础上下进一步滑至41.1%。
另外,很多车企还借着国补的大趋势打价格战,后果就是经销商面临流动性极度紧张的突出问题,仅2024年前8个月新车市场整个零售损失超千亿,所以相关部门推出促消费政策的同时,也应合理规划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周期和力度,避免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
百姓评车
促消费措施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刺激汽车消费,促进销量的增长。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降价往往成为车企和经销商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但降价对于汽车经销商和车企来说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容易造成市场的不稳定,消费者对价格的频繁调整可能产生疑虑,进而延迟购车决策。从长期看,价格战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对自身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都有不利影响。车市需要良性发展,但促消费措施不能是主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