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吉林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汪志球 门杰伟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2日
第 04 版)
临近春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落在工业风的雕塑上。走进吉林省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熙熙攘攘,各地游客忙着打卡留念。曾经的工业文化“旧资源”,正焕发着文旅“新气象”。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长春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址和历史街区。水文化生态园的前身,就是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在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这里都是长春市唯一的净水厂,承载着重要的民生记忆。直到2015年迁址之前,这里仍在为城市供水。
今天的水文化生态园,红砖复古的工业文化建筑与丰富时尚的现代艺术交相融合。“这个雕塑的原型是摇臂钻床,爷爷当年在工厂里面就使用过。”道路一旁,长春市民王全有特意带着小孙子来打卡,“把历史记忆有机融入了现代生活中,我们全家都喜欢来这儿逛。”
如今日均游客3000人次的水文化生态园,曾经在改造方案上也有过分歧。
“当年有人提出,这块土地位于城市黄金地段,净水厂迁走后能不能直接开发房地产?全部推倒重来,回报高、见效快。”水文化生态园负责人、长春城投文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速钢说,“但账不能这么算。长春市坚持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好‘文化账’,要保留好净水厂内的历史建筑,更要留住城市文化的根和魂。”于是,2016年,长春市从保留历史文化遗迹角度出发,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原则,对净水厂遗址进行改造建设。2018年10月,升级后的园区免费对公众开放。
“园中不少建筑是历经近百年岁月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我们全部保护下来,并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修缮。”高速钢介绍,不仅是建筑,老工业区留存的108件极有价值的机械设备,园区也邀请雕塑艺术家进行再创作,让旧机械变身艺术品,成为草坪一旁的老式拖拉机、林间的螺丝马、路旁停放的轴承车……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时代、融入生活。
在水文化生态园,活化利用的不仅是砖瓦和零部件。修缮改造后的历史建筑,也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文化空间。
漫步园中,一栋外墙土黄色的建筑映入眼帘。蜀葵的纹样环绕在建筑的门头立面上,小巧精致。这里曾是净水厂的第一净水车间,已经屹立了93年,是园区内最有代表性的文保建筑之一。2021年,反映东北沧桑变化的年代剧《人世间》在长春开拍,这栋建筑就是外景拍摄地之一。如今,这里则被打造成“水与城市”科普馆,讲述着长春供水工业的发展历史。
“历史建筑是展现长春城市建设历程的鲜活场景和独特教材。”高速钢介绍,水文化生态园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渠道,老厂房成了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游泳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艺术展览、沉浸式戏剧等在园区内落地开花。屹立近百载,生机仍勃勃。“水文化生态园是长春市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时代进步的见证者,现在则成为长春市的一块文化地标,体现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向。”高速钢说,近年来,水文化生态园日益火爆“出圈”,每年利润约500万元。
当前,园区正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红色文化,红色主题沉浸式舞台剧《南岭1932》、红歌交响乐演奏会、红色主题研学教育等项目在园区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把历史建筑保护好、利用好,才能赓续历史文脉。吉林省历史建筑众多,仅长春市就有历史建筑353处、677栋。近年来,吉林省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持续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多重价值,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努力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更好承载吉林记忆、传承优秀文化、提振精神力量。
目前,长春水文化生态园、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拖1958”文创园等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持续增强,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清末爱国官员吴大澂“一寸土地尽寸心”守护边疆的故事,匡亚明、唐敖庆、于省吾等知识分子“先生向北”、扎根东北、勇于开拓的故事渐渐广为人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等一大批历史街区正在修缮改造,活化利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历史文物、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见证了长春城市发展变迁,是长春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宝贵资源。”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表示,长春将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活化利用,在利用中更好保护,努力在保护活化利用中实现文化功能再造,讲好长春故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