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该热热闹闹地过,找个理由出去乐一乐。”置身“海上名家乙巳蛇年新春送祝福”活动现场,望着整整两面墙的大红福字和祝福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鲍鹏山如是感叹。当天,他在集瑞里党群服务站为瑞金二路街道的居民分享中华传统礼仪与“福”文化,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聊对于“年味”的理解。
“中国人特别强调‘福’文化,这跟我们文化中的非宗教性有关。中国人追求当下的、今生的、日常的幸福,因而中国的‘福’文化具有更多的世俗性,比如福禄寿喜、福寿康宁,它有一些具体的概念。”鲍鹏山说,福文化概念源自于《庄子·天地》篇中的“华封三祝”,即华国的封人祝愿尧帝多寿、多福、多男子。后来,这一“三多”被广泛用于祝寿和吉祥的场合,成为中国传统中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曾经有一段时间,多子多孙被看作一个落后的观念,但今天看来这个传统是有它的价值,且有着现实意义。从古至今,中国人都追求具体的可感的幸福,比如,孟子认为,人生一大乐事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这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我们中国人的幸福观特别平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都能被这种幸福所笼罩,为它所吸引,为之而奋斗。”
中华民族自古被认为是礼仪之邦,那么礼到底是什么?鲍鹏山总结,从社会的角度,礼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的运作方式;从政治的角度,礼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文明的治理方式;从个人的角度,礼是一个人的文明的行为方式。
春节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的传统节日。在他看来,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最重要的文化节庆,春节的申遗成功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文化的尊重和认可,也体现了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
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即将到来,如何升腾年味?鲍鹏山表示,从前,年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为过年所做的一系列准备。正如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年味是到了腊月,“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选晴好天气,将一块块腌制好的腊味挂在房前屋后的树枝上或者是墙壁上晒;然后开始磨豆腐、打年糕、做糯米面……“整个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许多日常生活都是为了过年而展开,人人都暗含着某一种兴奋感,期待着那一天。除夕的饭桌上几个菜,老早就要想好,并提早预备着。在这为过年做的一个个准备中,年味就出来了。如今,都不用准备了,到超市都能买着现成的,甚至手机点一点就能送货上门。”
他认为,年味的营造上,尤其是大城市,要在节日活动与产品供给上做文章。和西方的节日偏社会性不同,中国的节日更多是和自然相关,比如二十四节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和自然有紧密联系,以往活动也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场景多在室内。“家庭聚会、亲人团聚是需要的,但在此基础上不妨多一些活动让大家走出家庭,走到大街上来,让更多的血缘之外的人能够参与到我们的节日生活中去,还有多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感兴趣的互动活动,让他们成为主角,体会到宏大感,满足张扬自我的诉求。”鲍鹏山说,节日的热闹度也有休闲时间有关,今年的春节增加一天假期,对促进经济、拉动消费显然是有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间创造的,春节文化传承至今,年俗也在不断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