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产教融合会议在南京开幕。现场,南京江北新区和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中国药科大学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会上还举行了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和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成立
据悉,本次大会由南京市江北新区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主办,旨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组织一体推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探索生物医药研发新赛道,更好地服务医药产业发展。
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与校友资源,在江北新区快速形成全球生物医药高端人才聚集区,助推南京江北新区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导区。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常务副主任阚苏立博士介绍,双方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将给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更多人力支持。特别是在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落地等细分领域,中国药科大学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人才供给,双方的紧密合作,能够帮助更多国家的生物医药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据介绍,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制药产业学院、生物药物学院、智能药学交叉研究院等新型学院将入驻江北创新中心。同时,还将加速“药大系”创新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人工智能药学等原创成果的转化落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江北新区。
面向全球发布兴药行动计划
中国药科大学聚焦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堵点”“难点”,聚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启动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助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国药大智慧与力量。
现场,《中国药科大学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创新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和原创新药研发为首要任务,以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需要联合攻关的项目为关键牵引,构建建制化、成体系的有组织科研新型举校体制。
“大学过去都是以实验室为主的运作模式,但创新药物研发,需要多链条多节点地串联,从靶标的发现,到药物的设计合成、实效性评价。”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指出,要承接全国高校原创生命科学的发现,并将医学的发现转化为创新药物,必须有一个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就像我国科学家对原子弹、氢弹的研发,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围绕一个目标做事情。”
组建跨学科有组织创新团队
中国药科大学成立兴药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通过组建有组织科研团队、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和使用经费、整合实验室资源和技术平台、改革研究生培育模式、重塑科研团队绩效评价、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制度等举措,致力于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药物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中国药科大学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中心、药物研发赛道和校地研究院,组建8个中心、部署16个赛道。
瞄准重大疾病发病共性机制和创新药物发展趋势,面向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布局新药研发与转化应用研究,建设泛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代谢药物、抗感染药物、细胞药物、组合药物和创新中药等若干药物研发赛道,以明确具体的新药研发项目为牵引,组建跨学科新药研发团队,与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研发合力,全面提升学校原创药物研发能力。
围绕创新药物的研发链条,布局基于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有组织基础研究,聚焦原创性、颠覆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跨学院、跨学科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兴药概念验证、靶标发现与确证、表型药物筛选、药物设计、化学生物合成、药物制剂、智能药学、多组学融合等若干技术创新中心,以明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牵引,组建跨学科有组织创新团队,全面提升学校原创药物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重大前沿和未来技术变革。
通讯员 吴旻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