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记者 赵玉国

图丨本刊记者 郑 爽

儿时的春节是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吗?

一身新衣服、一串红鞭炮、大门上的福字对联、饺子里的硬币、长辈手中的压岁钱……这些标志性的符号,为这场热闹的民俗活动拉开了序幕。

乙巳蛇年新春将至,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也于日前申遗成功,这不仅是对春节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推动。而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场“过年——春节主题展”也为大家提前营造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氛围。


展览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和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尽可能还原过年回家、团圆守岁、热闹街市以及五彩灯会场景。

走入展览现场,浓郁的年味儿扑面而来。大红的灯笼高挂、喜庆的春联张贴、传统的年画展示,还有那逼真的年夜饭场景复原,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儿时的春节情景中。这里不仅有静态的展品陈列,更有动态的民俗演示,从剪纸艺人手中灵动飞舞的纸屑,到糖画师傅手下栩栩如生的糖龙,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与春节有关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都源于策展团队对春节文化的热爱与敬意,以及对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的使命感。

作为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分享了这场展览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他对春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非遗传承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融化人心的展览

《中国收藏》:此次“过年——春节主题展”展示了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展品是如何从众多项目中挑选出来的?它们在展现春节文化内涵上,各自有着怎样独特的意义?

苏丹:首先,展品的选取以春节为核心。春节是一场漫长的民俗盛宴,自冬至起便悄然拉开序幕,小年祭灶、除夕年夜饭、初五迎财神、元宵闹花灯,不同日子有着不同内涵,纳入展览的项目皆与这些传统习俗紧密相连,且绝大多数是珍贵的非遗项目。目前,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已达44项,但其中像春节这么庞大的民俗性活动仅此一例。所以,考虑到春节文化的丰富性,我们也尝试将视野扩大,只要与过年相关的民俗项目,即便未被列入非遗名录也可以在展览之列,旨在全方位展现春节这一集大成的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收藏》:在展览的氛围营造上,策展团队花了哪些心思?

苏丹:展览致力于回归普通人的视角,希望它能“融化人心”,让观众发出“我过去就是这样过年的”感慨。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进程中,许多过年习俗渐渐淡去,此次展览便是希望通过精心营造的语境,找回那些失落的年味,让更多家庭重拾对春节的热爱,将这一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滋味。

《中国收藏》:这个展览给人的感觉不同以往的文物陈列展,它更像是一个市集,观展者的参与度非常高,这一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苏丹:这是源于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深刻理解。在这种市集、庙会的形式中,观众可以亲身参与、购买展品,甚至通过触摸去感受它们。在购买非遗手工艺品时,传承人能够精准地向观众介绍其重要特点,观众也更愿意倾听。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传统文物展览的束缚,让非遗展品不再是“只可远观”的文物,像花馍、太平鼓等,观众可以直观体验其与非遗项目的紧密联系,调动身体感知,从而深化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不能盲目抛弃传统

中国收藏》:您个人对春节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苏丹:我是山西人,那里年味很浓,小时候对过年满怀兴奋与期待。后来上大学,春运期间的艰难旅程至今难忘。从哈尔滨回太原,漫长的候车与换乘,见证了那个时代春运的拥挤与艰辛。如今,春节的许多仪式感渐渐消失,曾经那些或许有些繁琐的拜年串门等习俗,现在回忆起来却满是温暖。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社区邻里间交流减少,很多传统春节活动难以像过去那样自然传承,这令人感慨。

中国收藏》:那么您认为春节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苏丹:春节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年轻人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契机,避免盲目抛弃传统。如今社会高度个体化,而春节蕴含的共同体概念能让年轻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重要性。同时,春节既有社会性内涵,也有丰富的文化表达,然而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便捷方式,如手机发红包,虽然方便,却冲淡了过去除夕夜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仪式感。

《中国收藏》:春节申遗成功,会为相关非遗项目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苏丹:春节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文化项目,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比拟。申遗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对春节文化的兴趣与探索欲望。春节绝非简单的新衣美食,它蕴含着古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认知,是农耕文明中不可错讹的重要时令,承载着驱灾避祸等多元文化意义,其申遗成功促使人们更加珍视这一复合型的文化瑰宝。



关键要找到新载体

《中收藏》:在当下时代环境中,对于未来非遗传承的发展方向,您有怎样的期望和建议?

苏丹:我们国家现在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就是最大的机遇。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众多项目的设立,让非遗发展拥有了坚实保障。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非遗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蕴含着政治高度,彰显着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成果。

《中国收藏》:但非遗创新是不是挺难的?

苏丹:部分非遗项目创新确实不易,如二十四节气历经数千年沉淀,难以附加全新内容。但像手工技艺等领域,创新可能性较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保留核心技艺与文化内涵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与生活需求,继而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中国收藏》: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您有何建议?

苏丹:关键在于创新形式与寻找新载体,运用新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宣传推广。非遗传承人大多专注于技艺传承,对社会变化不够敏感,因此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其实,设计学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它能够提炼非遗元素,通过文创等形式与现代产品、视觉传达相结合,成为非遗与新载体融合的媒介,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展览通过300余件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作品的展示,力争让来自各地的观众都能在展览中体验回家过年的亲切感受。

《中国收藏》:如今我们迎来了AI时代,各类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知道,非遗项目离不开手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它如何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它又如何与现代科技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苏丹:我们以花馍为例,虽然科技可以创造模具提高生产效率,但这会削弱其蕴含的诚意与文化内涵。因为花馍在特定仪式中的手工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寄托。同时,许多非遗项目原本与生活紧密相连,并非以生产消费为首要目的,如黎锦对于黎族妇女而言是闲暇时光的寄托,如同过去的妇女打毛衣,其目的性并不强。如今若单纯从经济生产角度看待,会忽略其原始的文化属性。

在非遗文化的发展中,应避免一概而论,而应是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分门别类,见招拆招,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对科技手段的介入说不。拿酿造来说,科学手段的介入一定会让温湿度、微生物群落等更可控、从而让产品的口感更稳定。所以,是否应该让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应根据相应的内容和目的区别对待。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提倡呈现非遗的原始手工状态,铭记手艺人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注:本文刊发于2025年第1期《中国收藏》杂志)

编辑丨丁晨

校对丨郑爽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