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无敌:潜心科研 躬身育人
云南日报记者 陈怡希
在梁河县黑脑子阿昌族村、武定县撒莫哩苗族示范村、富宁县老寨彝族村,当地村民总能看到一位留着大胡子的专家的身影。烈日下,他高卷着裤腿,站在满是泥泞和污浊的沼气池建设坑里,和村民们一起劳作。
这位专家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无敌,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泥裤腿专家”。
张无敌在学术讨论会上。
30多年来,张无敌几乎走遍了云南脱贫地区的每一个角落,带领自己的团队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技术培训、指导沼气池建设,推广沼气替代能源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惠及广大农村的实际效益。
“上小学时,在我家村子附近的山上就能砍到柴;上到初中,附近山上的树被砍光了,要到远处的山上去砍柴;升到初三,就只能挖树根当柴了。”每每谈及为何选择这份职业,张无敌总会讲述这段经历。他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目睹了一片片树林在人们的柴刀下渐渐消失,看到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他的内心无比惆怅。但是,如果不砍树,村民用什么来生火做饭?后来,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合理利用沼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
从事生物质能教学科研38年,张无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并形成了独特的4F循环经济模式,突破了寒冷地区沼气工程稳定运行的技术瓶颈。他成功研制出商品化玻璃钢户用沼气池,并在10多个国家进行技术推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发明金奖、国家专利技术创新银奖等多项荣誉。
张无敌放弃节假日、周末、寒暑假,带领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深入农村和企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农户家,他亲自示范,要求学生打开沼气池进出料口的盖子嗅一嗅、看一看,然后对这个沼气池的运行作出判断。他关心学生成长,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的疑问,哪怕细微到“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这样的问题,他都会反复示范指导。他言传身教、悉心教导,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他善于培养团队精神,邀请历届毕业生参加生物质能源课题组年会,带领大家积极探讨科学实验难题,畅谈师生情、同学情。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生物质能源这个专业。他将“三农”问题与相关课程相结合,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国家惠农政策,激励他们感知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他所讲授的课程《生物环境测试技术》被评为云南省一流课程,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38年来,张无敌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用奉献书写了精彩的人生。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团队点燃了贫困山区的希望之火,让荒山焕发出绿色生机。在推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科研路上,张无敌一刻也不停歇。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