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21
春节逛庙会
年味最浓
还有一周就要过年了。
但凡是个“老北京”,每到过年不能不提的娱乐项目就是逛庙会。其中已有 400 余年历史,位列“中国四大庙会之一”的厂甸庙会,更是人们计划体验浓厚年味的首选庙会。
每逢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北京南城琉璃厂就会有厂甸庙会,一年仅一次。它一直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尤其是孩子,过年不去厂甸就好像缺少一台大戏一样,感觉少了很多年味儿。以前日常娱乐没那么多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会在三十晚上熬一宿,然后大年初一到十五缠着大人,择日去逛厂甸。
厂甸在和平门外,这里在元明时期是烧制琉璃瓦的官窑旧址,所以此地又叫琉璃厂。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在此修建海王村公园,就是现在的中国书店的位置,也称为厂甸。据说庙会是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每当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为集市,一年之中,仅此数日,所以游人如潮。
厂甸庙会最吸引人的,首先还得是北京的风味小吃。什么艾窝窝、驴打滚儿、年糕、豆渣糕、豌豆黄儿、灌肠、果仁奶酪、大糖葫芦……简直是全北京的小吃大聚会。
01 艾窝窝
这个小吃在制作时,使用煮熟了的江米,冷却后揉成面团,然后搓成圆柱形,揪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剂子,在中间按下一个凹槽儿,里面放上芝麻、白糖或豆沙、豌豆黄等馅料,包住一捏,成球形,在上面点上红点儿,作为装饰,又黏又甜,非常符合儿童的口味。
商贩当场制作,动作熟练敏捷,包出的艾窝窝大小均匀,放在特制的小纸盒里,一盒装十个。为了防止互相粘连,盒内先撒上一层干面粉,因此做艾窝窝的人,脸上身上总是挂着一层白霜,连眉毛、眼睫毛都是白色的。
大糖葫芦 02
厂甸大糖葫芦的观赏和娱乐价值超出了它的食用价值。大糖葫芦总能让孩子高兴,但它吃起来就很不方便,那么长,得用手一个一个撸下来放在盘里才能吃。所以厂甸的大糖葫芦只有在春节的喜庆时候才卖呢。
小贩在做大糖葫芦时,一般会选大个的山里红去核,用长长的荆条串起来,表面刷上熬化的白饴糖而不是冰糖。白饴糖是用麦芽和小米为原料制成的糖,和关东糖是同一类。制作时用刷子蘸上饴糖,刷在串好的山里红上,白里透红,最后还要在顶端粘上粉红色或绿色的三角形小旗子。小贩在大箩筐上支起木架子,上面钻上圆形孔洞,把大糖葫芦插在孔洞里。小旗儿高高地迎风摇摆,十分耀眼,成了厂甸的一大标志。
03 炸灌肠
庙会集市上总是少不了卖灌肠的摊位,吃客也总是那么多,可见喜欢这一小吃的还是大有人在。但这大多属于一般大路货,真正想吃正宗的,还是后门桥的“合义斋”知名老字号要好些。
灌肠最初的做法是把淀粉加上香料、红曲粉调成糊状,灌进猪大肠里,上锅蒸熟,再切片炸。后来把猪大肠省去,只用淀粉、香料、红曲粉加水调和蒸成坨,再切片炸。再后来红曲粉也省掉了,就变成现在一个个灰色的淀粉坨了。虽然不用猪大肠了,但名称却留下来了,还叫灌肠。
原来约定俗成的炸灌肠油,都是用猪大肠油,这种油炸出的感觉酥脆,而且味道浓香。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知道了多吃动物油有损健康,遂改为植物油了,可口感也差了不少。
除了吃的,厂甸还有许多特色的玩具。如风筝、空竹、噗噗噔儿、氢气球。过了热热闹闹的春节庙会,卖的就少了。喜欢这些玩具的,就得趁着庙会这时候买回去。逐渐这也成了风俗习惯,春节能买到的玩具,也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年货之一。
04 琉璃喇叭
琉璃喇叭是用绿色玻璃做成的喇叭,有一个细长的玻璃管儿,在管儿的下端制成喇叭口形,整个长度有八十厘米左右,有点儿像冲锋号一样。撮口用力吹,声音很大、很尖细,小孩子是吹不响的,大人吹也得练习半天才能出声儿,所以买的人就比较少了。
卖这个玩具的小贩一般是用两个大而深的藤编筐,可以坐地设摊儿,也可挑起走动。筐上面加一 个木架子,木架上有圆形的插孔,也有用草扎成的圆柱,上面都是插玩具用的。
噗噗噔儿 05
噗噗噔儿是厂甸庙会特有的儿童玩具,根据它发出声音的方式和形状,也称“倒掖气”或“响葫芦”,据记载明朝就有了。它是用玻璃制成的,有球形或葫芦形,它有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儿,用嘴含着管头儿,一呼一吸即可发出噗噔、噗噔的声音。
噗噗噔儿是用紫红色的玻璃料拉成管状,再把前端吹成一个葫芦形或球形,趁玻璃料还没冷却变硬时,在底端微凸的平面上一摁,使底面略向内凹陷,冷却后即成。噗噗噔儿的底端玻璃极薄,在一呼一吸间,玻璃前后移动而出声儿,随着呼吸速度的变化,就能发出有节奏的“乐音”。
如果两三个大孩子一人吹一个,相互对吹,就好像有声部的合唱或对唱,又好像互相交谈说话,十分有趣,给欢乐的节日又增加了热闹的气氛。由于物美价廉,吹出来声音又轻柔悦耳,因此这种玩具很受大人孩子的喜爱。
06 风车
老北京又称风车为“吉祥轮”,关于名称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但在这些传说的故事中,都有“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的寓意。老北京春节的年味儿是很浓的,人们把放鞭炮和风车联系起来,写成一副对联,上联是“爆竹声声除旧岁”,下联是“风车阵阵迎吉祥”。过年放鞭炮买风车,也就成了北京城里的民风民俗了。
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就地取材制作而成。风车一转,带动小鼓槌击打小鼓儿,发出“哒哒哒哒”清脆的鼓声。一个高粱秆儿的架子上可以装二十多个风轮儿和二十多个小鼓儿,因为用的材料都很轻,所以见风就转,这么多小鼓儿一起敲打,声音可以连成一片,孩子把从厂甸买回来的风车绑在树上,或者绑在房檐底下,传得很远。这就是北京过春节喜庆的声音,为欢乐的大街小巷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除了吃喝,春节厂甸庙会上,书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07 书摊
大书摊主要设在附近海王村公园和土地庙内。其中既有琉璃厂书铺设的,也有市内别的地区来的,像有名的大书店“三槐堂”“宝生堂”等都在这里设摊卖书。有些穷读书人,他们走街串巷,按斤买来旧书,回来经过分拣,挑出有价值的善本,稍加修补整理,也到琉璃厂一带摆摊儿卖。来这里逛书摊儿的大多是文人学子,其中不乏慧眼识货者,能找到自己所需之书,也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心喜,出高价也愿意了。
逛书摊儿的乐趣,在“淘”字上。就得不惜时间和脚力,仔仔细细翻阅查找。周作人在《厂甸》一文里写道:“厂甸的路还是有那么远,但是在半个月中我去了四次,这与玄同半农诸公比较不免是小巫之尤……”钱玄同、刘半农属于朱自清所谓的“天天巡礼去”的一类人,去了必有收获。例如鲁迅一九二三年正月初六以一角钱购得《明僮合录》,周作人则以三角钱购得《拟禽言》,他在文中写道“看了中意,便即盖上图章,算是自己的东西了”,喜悦心情可见不一般。又传朱自清用三角钱淘到《伦敦竹枝词》,由此撰文投稿《论语》杂志,得五元稿费,笑着说“仅有一次买书赚了钱”。
一九二六年刘半农在书摊上购得《何典》一书,兴奋不已,很快将其整理出版。吴晗先生在《碧血录》一书后跋中写道:“在厂甸巡礼,凡帙巨者,虽翻阅不忍释,顾终不敢一置问。偶于海王村侧一小书摊得此书,价才三角,大喜,持归。”对于读书人,能得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书,价格又不贵,那是多么的幸福啊!前人有诗云“冷摊负手对残书”,最是淘书的乐趣和收获。
这些内容都出自传统文化出品图书
《我们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风情》
本书是何大齐先生“老北京风情”文字专栏的结集,也是一本老北京民俗风情画集。他依靠亲身经历,使用有趣诙谐的文字和精湛细腻的画艺,真实地记述并绘制了老北京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每篇文字都有相应的民俗画供读者参照。
《我们的日子》一书,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与传承。透过何大齐先生的笔触与画卷,我们得以窥见那些正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老北京风情,感受那份纯真质朴的快乐与满足。
今年,厂甸庙会依旧会在东、西琉璃厂街区热闹举行。
在这个春节,不妨带上这本书,和家人朋友一起走进厂甸庙会,让文字与实景交相辉映,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这份独特的年味,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温暖纽带。让专属于北京的风情,不仅留在纸上,更深深镌刻在心中,成为一份永不褪色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