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需求驱动和政策牵引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养老家政等社会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养老家政服务专业人才有效供给,充分释放养老、家政等社会服务业领域的就业潜力,既有利于推动养老和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培育就业新序列、开发就业增长点的重要着力点。

在需求驱动方面,老龄化、城镇化与高抚养比等人口结构特征,使养老家政服务日益成为刚性需求。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2.5%。

此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养老家政服务成为有效需求。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养老家政服务需求的坚实基础。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10亿人,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3547.8万人,49个试点城市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超1.8亿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进一步充实了养老家政服务需求购买力。

在政策保障牵引方面,国家大力支持社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养老家政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积累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成为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业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等改革举措。《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牵引和制度保障。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万张;家政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1641亿元。

当前,加快发展养老家政服务业、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催生出新的就业增长点。据测算,当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600万名,但实际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庞大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多样化,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盖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旺盛的服务需求蕴藏巨大的就业潜力,同时也为专业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专业服务人才供给,需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在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加快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引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鼓励企业等用工单位与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合作开发实训课程项目。针对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服务需求,组织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开展农民工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针对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料等紧缺工种,开设一批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针对收纳整理、上门烹饪、家装美化等新兴工种,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家政服务人才。相信随着养老家政服务人才队伍素质的持续提升,相关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对优质、高效、贴心服务的期待将得到更好满足。

文/杨伟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光明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