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1期内容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大江大河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压茬推进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同时,面对集中爆发的环境治理任务,一些地方在基层环保治理中患上“疲劳综合征”。

“疲劳综合征”三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说。”

面对许多长期存在的顽疾,甚至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一些地方患上“眼盲症”。

数月前,北方某地多名村民反映,流经他们村子里的一条小河沟近两年持续遭受污染,水面时常出现白色泡沫,严重时水体呈牛奶般白色,偶尔也呈深褐色,河水流经地方的不少树木死亡,他们多次向环保部门举报,但污水仍间断性地出现。

半月谈记者2024年8月实地走访发现,这是一条未建成的排洪渠道,水面确实漂浮着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股异味,周边干涸的土地上覆有一层白色物质。周边村民不敢用河沟里的水灌溉农田。“刚开始还有人不信,结果浇了庄稼就死了。”一位村民指着河水说。

河沟的上游是一家化工企业,其产生的废水也为奶白色。当地环保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近两年多次收到关于这条河沟水质异常的举报,并于2023年5月要求这家企业停产整治,经过整治消除了环境隐患。

然而,村民手机里的一款政务App显示,2024年他们多次反映过河水污染问题,办理进度都显示已上报。对此,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经常明察暗访,没有发现企业偷排的情况。“可能因为这是一条开放的河流,违法偷排行为很难防住。”

一起看似简单的污染事件,村民多次举报,环保部门却迟迟找不出污染源,不由得让人感到蹊跷。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中部某地一名乡镇干部坦言,有的环保问题显而易见,乡镇上上下下都知道,也没人上报,其他干部没一个表态的,自己只能装作看不到。

——“有整改动作,无实质结果。”

面对环保问题时,不少地方往往态度坚决,“照单全收”“立行立改”“零容忍”等词汇不少,但在实际整改中,往往视情况而定,“纸面整改”时有发生。

一年前,中部地区一家工业园区被群众举报违法排污。半月谈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工业园区规划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方资金断链,加之当时园区入驻企业数量少,污水量不多,项目没建成就停工了,只得就近建设一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和人员增加,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一些生产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排,周边土石、草木被染成漆黑色,并散发恶臭,附近村民说味道呛得夏天都不敢开窗。

半月谈记者向当地主管部门核实后,当地表示将认真调查处理。不久后,排污口附近开始开挖暗道,烂尾的污水处理厂附近也建起了隔离挡板,当地表示已经积极整改。但当半月谈记者再次走访时发现,原本的排污口确实不再排污了,但在下游1公里左右远离村庄的地方发现了新的排污口。

当地一度表示要想办法把烂尾的污水处理厂项目盘活,并与一家大型环保企业达成意向协议,建设日处理1万多吨污水的处理设施,但与相关企业咨询后,至今没有下文。

面对群众反复举报的一些棘手环保问题,一些地方整改动作不少,又是加装视频监控,又是各种排查倒查,台账记录做了不少,但许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上级不重视,问题不解决。”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盛行,基层遇到的环保舆情迅速增加。一些地方疲于应对舆情,通过个人关系、组织施压、求人请托等方式与反映问题的人取得联系,认为只要问题不再继续反映、不被曝光,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久前,半月谈记者看到一份地方政府提供的整改方案。但整个方案对于污染问题的表述语焉不详,核心内容竟是几名村民的“承诺书”。在按着红手印的承诺书中,村民承诺不再向媒体反映污染问题。地方干部信誓旦旦地说:“问题已经解决,肯定不会再有人反映了。”

一些地方把环保问题简单看成舆情问题。对于群众举报,能拖则拖;面对媒体的采访,也习以为常;上级领导关注了就动一下,上报整改方案;如果领导不再过问,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不会干、不敢干、不想干”难题待解

基层环保治理“疲劳综合征”背后,既有经费不足、人力有限等客观因素,也有干部状态异化等主观因素。一些地方基础薄弱,整改就要花钱,在财政紧平衡的背景下,一些地区无力整改;一些地方污染大户往往也是地方纳税大户,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让一些地方左右为难;也有一些地方干部缺乏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

——不会干:光查不改只因手中缺“粮”。

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地方财力紧张,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可用手段不多,甚至多干一点反而挤占日常经费,面对种种乱象反而不会干。

一名基层环保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也曾多次接到群众举报,但问题核实并不是一蹴而就,有时候需要经过长时间盯守、多次排查,这不仅要求更多人力,也拉高了部门的各项支出。

“有时候面对一个污染问题需要走访多个村、乡镇,单位车辆有限,总不能你自己开着一辆车到处转吧。现在出差补助等经费也紧张,有时候需要自己贴钱开私车办公事,许多人觉得多干不如少干。”一名基层干部说。

不少环保整改任务是临时出现的,往往既没有年初预算安排,也没有上级资金支持。面对明显需要加大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基层只能在各项支出中进行平衡。一名基层干部说,面对河流污染,局里经过申请花费数十万元在一些排水口增加了摄像头,并且聘请第三方进行实时监控,但收效甚微。“大家知道哪里有摄像头也都避开,在一条开放的河流,并不是安装几个摄像头就能解决,但从实际层面看,继续增加投入几乎不可能。”

“现在只要政府花钱的事都需要上会、集体研究,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再想匀出钱来干别的确实力有不逮,而且周期长,可能最终实施的时候情况已经变化了。”一名基层干部说。

——不敢干:罚太狠企业就“死了”。

一些干部直言,面对简单的环保问题之所以犹豫不决、踌躇不前,是因为相关部门需要权衡利弊,害怕因环保处罚太重,导致企业停摆。不少地方的处罚手段只是责令企业停止排污,并尽快完善治污设施,加大对企业的监督。


“现在许多企业不好干,尤其是一些重化工企业,效益普遍较差,主管部门也知道其不挣钱,面对这种排污问题往往只能制止,如果处罚过重有可能把企业搞黄了。”采访中,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涉嫌排污的企业还是地方的纳税大户,一些地方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不会过多打扰,如果不是明确的问题线索,并不会对企业过多干涉。

此外,一些地方基层环保治理力量不足,权责不对等。比如,中部地区一家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上百家,但开发区综合执法局只有4名工作人员,除了环保检查,还要负责安全生产、防止欠薪等工作,确实存在检查不力的情况,迫切需要充实专业力量。

——不想干:拖一拖我就调走了。

一些地方面对环保问题常常使用“拖”字诀,一方面希望事件不了了之,另一方面也是一些主管干部认为只要熬上几年就没事了。

北方某地被发现污染问题后,一名地方干部经过多方打探找到半月谈记者,并表示“能否晚几天再发,地方主官马上要调走了”。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一些环保问题处理流程长、涉及人员多,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干部调动将会比较困难;而环保问题一旦查实,会对领导干部造成较大影响。这也导致许多典型的环保问题往往是上级督查、督导发现,少有基层自查发现。

面对基层环保治理领域的“不会干、不敢干、不想干”难题,受访干部表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合力、部门协同推进,及时补充壮大基层环保治理力量。一是要明确权责,特别是事权与财权统一,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中加大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支持,帮助基层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二是要客观面对各类环保问题,既压实责任,鼓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新官要管旧账,又加强部门协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避免将干部和企业“一棍子打死”;三是进一步完善环保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在整改过程中加强社会监管、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原标 题《问诊基层环保治理“疲劳综合征”》

半月谈记者:梁晓飞 王劲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