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那个信封里装着的不只是饭票,还有一颗少女温暖的心。
当年她的善举让我活下去,如今得知她落魄,我却迟迟按不下门铃。
站在这扇老旧的防盗门前,我不禁想起那个经常在食堂门口等我,却总是假装偶遇的女孩。
李雯,你还记得吗?
01
1992年的夏天,陈远站在南河一中的校门口,攥着那张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手心里全是汗。身后的水泥路上,一辆破旧的拖拉机缓缓驶远,那是邻居王叔特意开了四十多公里山路送他来报到的。
"阿远啊,到了学校要好好读书。"临走前,王叔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爸要是还在,看到你考上南河一中,一定很高兴。"
父亲去世已经三年了。那是一个雨夜,他执意要去镇上帮人送货补贴家用,结果在山路上出了车祸。从那以后,母亲的白发明显增多了,整个人也佝偻了下来。
"儿啊,"临走前,母亲把一个布包塞进他手里,"这是妈这几个月做零工存的钱,一共三百块。你省着点花,不够了就跟妈说。"
陈远知道,这些钱是母亲瞒着他,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菜市场帮人搬菜挣来的。
"够了,妈,够了。"他强忍着眼泪,把钱收进怀里。这三百块钱,要贴补他三个月的生活费。
南河一中是县里最好的高中,校门口的两棵古槐树据说有百年历史了。陈远站在公告栏前,反复确认着自己的班级——高一(3)班。
"同学,请问一下,"一个清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知道高一(3)班在哪个教室吗?"
陈远转身,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抱着几本崭新的教科书,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我、我也是高一(3)班的。"陈远结结巴巴地说。
"太巧了!"女生眼睛一亮,"我叫李雯,你呢?"
"陈远。"
"陈远同学,那我们一起去找教室吧!"
就这样,陈远认识了李雯。后来他才知道,李雯的父亲是县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是县一中的语文老师。在这个小县城里,他们家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了。
开学第一周,班主任魏老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当李雯站起来的时候,整个班级都安静了。
"大家好,我叫李雯。我的理想是考上北京大学,然后当一名医生,就像我爸爸一样。"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轮到陈远时,他的声音很小:"我叫陈远,来自石门乡……"
"大声点!"有同学起哄。
陈远涨红了脸,声音依然发抖:"我的理想是……能考上大学。"
"什么大学啊?"又有人问。
"能考上就行。"陈远低下头,快速坐下。
教室里响起零星的笑声。李雯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关切。
那时候的陈远,就像一只惊弓之鸟。他总是独来独往,课间也不跟同学们一起打闹。午饭时间,他会找个没人的角落,偷偷啃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
母亲每月能给他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块钱。住校一个月要交十五块钱的住宿费,剩下的十五块钱要维持一个月的生活。他把每一分钱都计划得清清楚楚,却还是入不敷出。
有时候实在饿得受不了,他会去校门口的小摊买一个两毛钱的烧饼。更多时候,他会去学校后面的荒地里摘一些野菜,回宿舍煮着吃。
李雯是第一个发现他的窘境的人。
02
那是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五,陈远照例蹲在操场边啃咸菜。突然,一个身影挡住了阳光。
"你怎么不去食堂吃饭?"是李雯的声音。
陈远手忙脚乱地想把咸菜藏起来:"我、我不饿。"
李雯蹲下来,直视着他的眼睛:"你总是这样。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呢?"
陈远低着头,不说话。
"是不是……"李雯犹豫了一下,"钱不够用?"
陈远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拎着书包就要走。
"等等!"李雯一把拉住他,"陈远,我不是要笑话你。我是想说,如果你有困难,可以跟老师说啊。学校应该有贫困生补助的。"
"不用了。"陈远甩开她的手,"我没事。"
那天晚上,陈远在课桌里发现了一个白色信封。信封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叠饭票,够用一个月的。
他立刻跑去找班主任魏老师:"老师,这是学校发的贫困生补助吗?"
魏老师推了推眼镜:"学校确实有贫困生补助,但还没开始申请呢。这个月底才开始办理。"
"那这是……"
"也许是哪个同学放的吧。"魏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有同学愿意帮助你,是件好事啊。"
从那以后,每个月初,陈远的课桌里都会准时出现一个装着饭票的信封。他试图找出这个神秘的施助者,却一无所获。
有几次,他似乎看到李雯在他的座位附近徘徊,但等他追过去的时候,走廊里早已空无一人。
李雯对他的态度,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她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是班级里的"开心果",和每个同学都处得很好。
唯一的区别是,她总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出现。
那年冬天特别冷,陈远的棉衣已经洗得发白了,线头直往外冒。李雯"不小心"把自己哥哥的旧棉衣带到学校:"这件衣服我哥穿不下了,扔了多可惜。陈远,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穿吧。"
期末考试前,陈远发着高烧,却舍不得去医务室开药。李雯硬是拉着他去了医务室,还主动帮他垫付了医药费。
高二那年,陈远因为交不起学费,整整一个星期没去上课。班主任找到他时,他正在镇上的建筑工地搬砖。
"你这是干什么?"魏老师气得直跺脚,"学费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办法啊!"
"老师,我不能总是麻烦学校。"陈远倔强地说。
"你先回去上课。"魏老师叹了口气,"学费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后来陈远才知道,是李雯发现他没来上课,一个一个同学打听,最后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他。她告诉了魏老师,又发动全班同学凑钱,帮他交上了那学期的学费。
高三那年,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都报了补习班,但陈远只能靠自己。每天早上五点,他就会爬起来,在教室里自习。
有一次,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一件外套。那是李雯常穿的那件粉色羽绒服,还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你醒啦?"李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外面降温了,你穿得太少了。"
陈远连忙把外套还给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你啊,"李雯无奈地说,"什么时候能别这么见外?我们是同学啊。"
同学。这个简单的词,在陈远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压力达到了顶点。李雯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几次模拟考试都是年级前十。而陈远虽然很努力,成绩却始终徘徊在重点线边缘。
"陈远,"一天晚自习后,李雯叫住了他,"我有几道题不太明白,能请教你吗?"
陈远愣住了。李雯的数学成绩比他好得多,怎么会有题不会做?
但看着李雯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点了点头。
从那天起,每天晚自习后,他们都会在教室里讨论题目。准确地说,是陈远在听李雯讲题。她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讲得很细,还特意整理了一套错题集给他。
高考那天,陈远走进考场时,看见李雯正在门口等他。
"加油!"她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好大学!"
03
然而事与愿违,高考成绩出来后,陈远差了重点线整整三十分。而李雯不负众望,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毕业典礼那天,李雯找到陈远,递给他一个熟悉的白色信封:"最后一次了。"
陈远愣住了。他打开信封,里面还是那熟悉的饭票。突然,一切都明白了。
"这三年……都是你?"
李雯点点头:"对不起,一直没跟你说。我怕你不肯要。"
"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李雯笑了笑,"我们是同学啊。"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陈远红了眼眶。
"李雯,"他哽咽着说,"谢谢你。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别这么说。"李雯摆摆手,"你以后一定会很优秀的。到时候,记得请我吃饭就行!"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李雯提前去北京报到了,而陈远选择南下广东打工。
刚到广东时,陈远什么都不会,只能在工厂里做最底层的流水线工人。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工资只有四百多块钱。
但他从不抱怨。晚上,当其他工人都在打牌聊天时,他缩在宿舍的角落里看书。英语、电脑、机械原理……任何能让自己提升的知识,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
那时候,他最大的动力,就是李雯临别时说的那句话:"你以后一定会很优秀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从普通工人升为技术员。又过了两年,他成为车间主管。
2003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备自己的工厂。创业初期异常艰难,他们租了一个破旧的厂房,白天跑客户,晚上自己动手改造设备。
"陈总,要不我们还是放弃吧?"合伙人劝他,"现在的形势这么差,我们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大厂。"
陈远摇摇头:"再坚持一下。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产品够好,一定会有机会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他们接到了第一个大订单。从那以后,公司开始走上正轨。如今,他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年营业额超过两个亿。
这些年,他一直在打听李雯的消息。据说她从北大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医院工作,事业发展得很好。
直到去年的同学聚会上。
"李雯怎么没来?"陈远问坐在身边的老同学。
"唉,"老同学叹了口气,"你还不知道吗?她爸前几年得了重病,她辞了北京的工作回来照顾。前年她爸走了,她自己也一直没能重新就业,现在过得挺困难的。"
陈远的心猛地揪紧了。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女孩,如今居然生活困顿?
"她住在哪里?能告诉我吗?"
"就在县医院后面的老街,具体门牌号我记不太清了。不过你要去找她,路口随便问问就知道了,那边的人都认识她。"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开车回到了南河县。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小城变化很大。原来的土路都铺上了柏油,街道两旁也都是崭新的商铺。但老街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青砖灰瓦,斑驳的墙面上还能看见当年的标语。
在路口打听了几次,他终于找到了李雯的住处。那是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居民楼,楼道里的墙皮都开始剥落了。
此刻,他就站在李雯家的门前,手指悬在门铃按钮上空,迟迟不敢按下。
"叮咚——"清脆的门铃声打破了楼道的寂静。
门内传来拖鞋的脚步声。"谁啊?"一个略显疲惫的女声响起。
"我是陈远。"他深吸一口气,"李雯,好久不见。"
门内一阵沉默,几秒钟后,防盗门的锁扣被小心翼翼地打开。
出现在门后的李雯,让陈远心里一阵刺痛。她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发型,但鬓角已经泛白。脸上的皱纹还不算太深,但眼神里的疲惫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真的是你啊?"李雯愣了好一会儿,"都三十多年了……快进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