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原创内容
当寒假遇上冰雪旅游旺季,一种被称为“换房过年”的旅居新模式,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一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房屋信息,希望和他人在假期交换房屋,以此节省住宿费,并在不同城市进行深度体验。
不同于居住宾馆和旅店,陌生人相互交换房间,得到的是开心还是闹心?
你来我家,我去你家,主打一个信任
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持续火爆出圈。有网友表示,自己家在冰雪大世界附近,春节想去福建过年,便在社交平台发布想要“换房过节”的帖子,随后自己的私信被南方网友挤爆,很多人想拿自己的房子对换。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发布相似的帖子。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换房主体大多是“95后”“00后”,在他们看来,网络跨越时空,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你来我家,我去你家,主打一个信任”。
为何“换房过年”会吸引年轻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师井方说,作为一种有趣且经济实惠的新型旅居方式,“换房过年”不仅能省下一笔不小的住宿费用,还能体验不同城市的文化和风情。当下大学生更加追求“性价比”,如果双方都能遵守约定,他们很愿意一试。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别人换房且体验不错,自己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家住北京的张女士说,自己想去外地旅行过年,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互通有无,没啥不好”。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拍照 刘洋 摄
春节期间,不少酒店价格上涨,动辄数百上千元,相比之下,“换到”就等于“赚到”。同时,家里洗衣机、冰箱、厨具等一应俱全,让旅途更安心、更舒适。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热门旅游城市是换房焦点,而其他地区的换房帖鲜有问津。
良心对赌,权益悬空,风险如何防控
采访中,一些受访者对换房的安全性和隐秘性表示担忧。有受访学生认为,换房之旅更像良心“对赌”,是省钱和诚信之间的“拉锯战”,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交换对象,房屋可能被破坏、财物被盗,甚至个人信息被泄露。
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航说,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换房旅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权益在法律框架下缺乏明确界定。换房协议大多是私下拟定,条款粗糙简陋,甚至寥寥数语,基本的违约责任都含糊不清。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界定责任、寻求赔偿,双方权益如同“悬在半空”。
有受访人士认为,在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时,换房旅居就像是“裸奔”。临时毁约、房屋受损、隐瞒房屋真实情况、生活习惯不同等,都可能引发双方摩擦。
黑龙江大学生肖瑶说,自己和朋友出游,喜欢用Airbnb等平台,但是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换房网站或平台还很少见,自发性的换房让自己缺乏安全感。比如,换房时无法识别他人身份,难以保障交换双方的财产、隐私安全等。
“年轻人在追求省钱和新鲜体验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风险隐患。”刘航说,在换房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对方,尽量签订详细的协议或合同,明确入住时间、退房流程、财物保管、损坏赔偿等关键信息。如条件允许,可进行公正,以确保协议有效执行。
黑龙江龙洋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可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适时出台房屋交换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并对相关社交平台进行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防止出现欺诈、虚假信息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社交平台或换房网站应进一步强化实名认证、信用评级、保险服务等功能建设,为换房双方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调解、仲裁。
“对年轻人的喜好不能一棍子打死”,井方说,可鼓励发展社交性换房平台,同时强化社区网格管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引导这一新兴业态有序发展。
半月谈记者:杨思琪 戴锦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