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场改变两个家庭命运的相遇悄然展开。
二十一岁的医学生尹雨萱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决定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然而,这份善意却在一系列意外与误解中,逐渐演变成一场令人心碎的纷争。
当"施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跌入谷底时,是什么让这个故事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01
寒风凛冽的十二月,江苏省沭阳县的一间农家小院里,王德明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干活。
院子里的老桂花树在冬风中摇曳,零星的几片枯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他的肩膀上。
妻子徐桂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追出来:"老王,把这碗姜汤喝了再走,这几天你咳嗽得厉害。"
王德明接过碗,却只是随意抿了一口就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干了一辈子农活,什么苦没吃过?这点风算什么!"
说着,他还不忘调侃道:"你看你,都当了二十多年农村妇女,怎么还是这么娇气?"
徐桂芳望着丈夫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说不出的担忧。最近半个月,王德明总是无缘无故地咳嗽,脸色也不太好。
但每次她提出要去医院检查,都被王德明一句"小毛病,不碍事"给挡回来了。
谁也没想到,这看似平常的一天,会成为这个家庭命运的转折点。
那天傍晚,王德明在田里干活时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随后不受控制地瘫倒在地。
同村的张大爷恰好路过,见状赶紧喊来了其他村民,七手八脚地把人往医院送。
在送医的路上,王德明的情况急转直下。他的嘴唇开始发紫,呼吸变得急促而微弱。
坐在他身边的徐桂芳紧紧攥着他的手,泪水不停地往下掉:"老王,你可千万要挺住啊!咱们闺女还等着你去看她大学毕业呢!"
县医院的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主治医生面色凝重地说:"初步诊断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建议立即转去南京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这个诊断结果让徐桂芳几乎瘫软在地,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南京市第一医院的详细检查证实了县医院的诊断。主治医生贾明宇是该院骨髓移植科的专家,有着十多年的临床经验。
他详细解释道:"王先生的情况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预后较差的类型,如果不及时进行骨髓移植,生存期可能不超过三个月。"
"能不能治?要多少钱?"徐桂芳握着丈夫的手,声音颤抖地问。当听到治疗费用可能高达五十多万元时,这个每年收入不过几万元的农村家庭彻底崩溃了。他们的女儿正在读大学,家里的积蓄早就投入到了女儿的学费中。
更让人绝望的是,即便筹到了钱,没有合适的骨髓供体,王德明的生命也难以得到延续。
贾明宇医生告诉他们,配型成功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这让本就脆弱的希望之线变得更加渺茫。
就在全家人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这片死寂。
贾明宇医生通过中华骨髓库查询到一个与王德明配型成功的志愿者——云南医科大学大三学生尹雨萱。
这个消息像一道光,突然照亮了王家黯淡的天空。
尹雨萱收到配型成功通知时,正在学校实验室做课题研究。这个留着齐肩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是医学院的优等生。
在得知自己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请求。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比任何人都明白骨髓移植对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
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担心,尹雨萱平静地说,"如果我能用一点点付出换来一个家庭的希望,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02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比想象中坎坷。第一次手术前,尹雨萱已经完成了所有术前准备,包括注射了为期五天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
这种药物会带来全身酸痛、发烧等不适反应,但她却一声不吭地承受着,生怕被人发现后取消捐献。
就在手术即将开始的那天早上,医院的骨髓分离设备突然出现故障。设备警报声响起时,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面面相觑。
这个意外直接导致手术不得不中断,已经注射了药物的尹雨萱也白白承受了一次痛苦。
这个意外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质疑医院的专业性:"连个设备都保障不了,还做什么手术?"
也有人怀疑尹雨萱是否真心想要捐献:"会不会是临阵退缩,让医院背锅?"更有甚者把矛头指向了整个器官捐献体系:"这就是中国的医疗现状!"
面对纷纭的质疑声,尹雨萱选择了沉默。她一边默默承受着药物反应带来的不适,一边要应付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
当室友们都在图书馆奋笔疾书时,她却只能躺在宿舍的床上,忍受着全身的酸痛。
当医院的设备终于修复后,尹雨萱主动提出要进行第二次捐献。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动,但也有人觉得她太过理想主义。
然而,没人知道,在做出这个决定前,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也许有人会说我傻,但如果连医学生都不愿意伸出援手,还怎么指望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大爱?"
第二次手术的困难比第一次更大。由于前次药物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尹雨萱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
手术进行到一半时,她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低血压症状。监护仪的警报声刺破了手术室的宁静,主刀医生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尹雨萱的父母突然闯入了手术室。原来,他们从其他医生那里得知了女儿的危险情况,立刻赶到医院要求中止手术。
"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不能让她冒这么大的风险!"尹父情绪激动地说,"如果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面对家人的强烈反对,医生不得不中止了手术。
这时的尹雨萱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但她依然用微弱的声音说:"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然而,更大的风波才刚刚开始。医院勉强用这些不足量的骨髓为王德明进行了移植手术。
虽然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由于骨髓量不足,王德明的康复情况并不理想。他的免疫系统一直处于较弱状态,动不动就会发烧,更别说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了。
这对于一个以务农为生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断了生路。
徐桂芳眼看着家里的积蓄在治疗中消耗殆尽,丈夫却还是无法像从前那样干活,心中的怨气越积越深。
03
终于有一天,她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情绪彻底崩溃了。
"如果当初知道会这样,还不如不做手术!"她哭着说,"现在既花光了所有积蓄,老王还干不了活,这不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吗?那个尹雨萱,她凭什么要这样害我们!"
徐桂芳的这番话很快被媒体大量转载,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波。
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对尹雨萱的谩骂和质疑。
有人说她玩弄别人的生命,有人说她做秀博出名,更有甚者扒出她的个人信息,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一些极端的网民甚至给她的父母打骚扰电话,扬言要找他们算账。
尹雨萱的学校也收到了大量投诉信,有人要求学校开除这个"败坏医德"的学生。
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尹雨萱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她无法理解,自己明明是想帮助别人,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就在舆论几乎将尹雨萱压垮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