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1月19日,拜登在任期的最后一天,选择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地点——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向那个曾在2020年大选初选中为他提供支撑的州致敬。然而,拜登的这一举动,看似是在缅怀过去的辉煌,实则无力掩饰四年执政所带来的种种灾难。言辞上的感谢与虚伪的承诺,无法改变他在美国历史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一位空洞、无力、失败的总统。



拜登在查尔斯顿发表的演讲中强调:“我们必须保持希望,保持坚定,始终坚信美好的一天即将到来。”这种充满希望的表述,不仅令人大跌眼镜,更让人怀疑拜登是否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当他站在查尔斯顿这片曾给予他政治希望的土地上,他是否意识到,美国在过去四年中的“美好一天”究竟在哪里?他的政府究竟带给美国民众什么样的“希望”?是“希望”看到社会的不平等愈发加剧,贫富差距悬殊,还是“希望”看到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迅速丧失?

拜登的“希望”言辞充满虚伪,毕竟,在他所谓的“美好一天”即将到来之际,拜登不仅未能兑现许诺,反而让美国在各个方面都陷入了更加深刻的危机之中。从疫情应对的失败,到经济复苏的滞后,再到不断恶化的国际形势,拜登的“美好一天”早已变成空话一场。民众的失望不止于言辞,他的政策、他的执政方式,已经完全丧失了当初的光辉。

拜登的南卡之行,并非单纯的感谢,而是一次政治的自我安慰。2020年南卡初选,拜登在克莱伯恩的支持下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他顺利赢得民主党提名奠定了基础。那个时候,拜登代表着民主党的一线希望,代表着“治愈”美国的可能性。可是,四年过去,拜登并未兑现他曾向美国民众许下的那份承诺。他的演讲不再是引领变革的号角,而只是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场自我庆典。



拜登还在演讲中赞扬了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称她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并感谢她为许多人带来的“希望和激励”。然而,现实何其残酷,哈里斯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面对的却是自己在政治舞台上难以突破的瓶颈。她的领导力早已被证明并非“杰出”二字能够概括的。从疫情到移民政策,再到黑人和拉丁裔民众的支持,哈里斯的角色始终是模糊不清的。拜登的言辞虽然充满感激,但这一切都在掩盖着她作为副总统职务的空白与无力。

尽管拜登还对黑人民族主义领袖马库斯·加维等人进行了赦免,试图通过象征性的举动修复与少数族裔群体的关系,但这些举动和言辞依然无法掩盖拜登政府在种族问题上所犯下的巨大错误。过去四年,拜登对美国深刻的种族裂痕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种族不平等、警察暴力、黑人社区的困境,依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拜登曾承诺“治愈”美国的种族问题,可他所做的远远不够,甚至无法触及根本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拜登的政治动作为何显得如此空洞和无力?

回顾拜登的任期,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言辞上的空洞与政绩上的无为,拜登的“美好一天”根本无法实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拜登都未能体现出一位总统应有的领导力。从新冠疫情初期的混乱,到经济复苏过程中缺乏有效措施,再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滞后,拜登政府不仅未能给美国带来新生,反而让美国社会在分裂中越走越远。美国的贫富差距加剧,中产阶级的困境愈发严重,许多民众在拜登政府下陷入了贫困与失业的深渊,所谓的“美国梦”早已成为一场美丽的幻觉。



同样,拜登的外交政策也充满了混乱和无力。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拜登政府的错误决定导致了美国在全球的威信大幅下降。在对外政策的应对上,拜登政府过于保守,缺乏战略定力,未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足够的领导力。尽管拜登在竞选时承诺恢复美国的国际地位,但在现实中,拜登的外交政策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改变。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在多个领域都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拜登在离开白宫时,给美国民众留下的,不仅是一个日益分裂的国家,还是一个经济萎靡、政治极化的社会。拜登的政治遗产已经无法掩盖他所造成的深刻问题。即使他最后一刻站在南卡的土地上,试图回顾过去的辉煌与感激,但那些虚伪的辞令与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希望”,早已失去了感动民众的力量。拜登的总统任期,不仅没有实现美国的“复兴”,反而让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拜登的告别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位英雄的背影,只有一位政治人物的失败告别。这个失败的总统,也许只能在回望过去时,为自己留下一个微弱的自我安慰。而美国,依旧在痛苦中前行,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笼罩着这个曾经自信满满的超级大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