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军事交易,悄然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上世纪 80 年代,沙特阿拉伯与中国达成的 “东风”-3 导弹交易,不仅是一笔简单的军售,更是中沙两国基于各自需求与战略考量的深度合作,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中东地区回荡。
现代沙特阿拉伯自 1932 年摆脱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控制实现独立后,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1931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在沙特打出第一口油井,开启了沙特的石油时代。沙特借此加强与美国联系,全力协助其石油开采活动,并正式建交。
二战后,美国在中东扶持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但沙特在与美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中收益微薄。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沙特加入 “欧佩克” 获得石油出口自主权,不过在政治上仍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1973 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 瓦解,美国与沙特签署协议,规定沙特石油出口以美元结算,沙特石油支撑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双方成为准军事盟友。
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改变了中东政治格局,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与美国交恶,并将美国盟友沙特视为敌人。1980 年两伊战争爆发,沙特起初支持伊拉克,但随着战争扩大,双方攻击波斯湾油轮,沙特油轮也遭受损失,且双方战机时常闯入沙特领空。
1985 年,沙特向美国求购可携带副油箱的 F-15 战机以增强反制能力,却因以色列反对遭美国国会拒绝。英国虽同意出口 130 架 “狂风” 战机,但沙特军方评估其性能不及伊朗空军的美制 F-14。与此同时,两伊战争中伊朗使用弹道导弹,以及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研发 “杰里科 - 2” 中程导弹,让沙特意识到导弹作为进攻性武器的优势。然而,美国出于以色列安全考虑,拒绝向沙特出售导弹。
沙特情报部门梳理后发现,全球能生产中程弹道导弹的只有联合国五常。苏联因沙特与美国的关系,不会出售导弹;英国引进美国 “北极星” 潜射导弹后放弃本国弹道导弹研发;法国的 S-3 型中程弹道导弹数量稀少。此时,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提出与已和美国建交的中国联系。
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外汇引进工业技术和设备。沙特抛来的橄榄枝正中下怀。1986 年 1 月,改型后的 “东风”-3 射程超 2000 公里,引起沙特关注。1987 年,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借出访巴基斯坦之机,秘密访华询问 “东风”-3 能否出售,得到 “原则上同意” 的答复。
随后,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取道马来西亚前往中国,打着购买轻武器的幌子进行导弹购买谈判。首次谈判并不顺利,后双方在香港再次谈判,为保密采取诸多措施,如用黑伞罩住谈话区域。经过多轮谈判,沙特代表团实地观摩导弹基地后,最终以 35 亿美元的价格购买 36 枚 “东风”-3 导弹。这一价格远超当时中国预期,1986 年中国外汇储备仅 20.72 亿美元,这笔交易成为中国最大的一笔军售订单。
苏尔坦亲王两次访华将保密工作做到极致,但 1987 年 2 月美国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险些搅黄交易。美国情报人员误将苏尔坦亲王认作伊朗人。1988 年,36 枚 “东风”-3 导弹秘密运抵沙特,沙特在苏莱伊勒和欧莱伊修建导弹基地。同年 3 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开报道该交易,里根政府大怒,派驻沙特大使质问沙特国王。沙特国王态度强硬,强调这是内政,美国无权干涉。里根政府冷静后,考虑到中国的负责任态度以及沙特对美国的战略需求,未采取进一步措施。
1990 年 8 月,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并陈兵沙特边境。沙特国王立即下令 “东风”-3 导弹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并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因不了解 “东风”-3 导弹实际情况,错过进攻沙特的最佳时机。美国则借此机会在沙特部署大批军队,沙特得以避免被伊拉克吞并的命运。
这笔导弹交易对中沙两国意义重大。对中国而言,获得了急需的外汇,尝到了发展高精尖武器的甜头;对沙特来说,不仅保障了国家安全,还与中国建立了良好关系。此后,沙特多次派代表团来华采购先进装备,中国也成为沙特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今,沙特的 “东风”-3 导弹已更新换代为 “东风”-21,中沙关系在经济、政治等多领域不断深化拓展,持续书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