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国人最喜欢歌颂的一项品质,就是隐忍苦难。

最近我看了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位中年男子,新疆人祖籍甘肃,在讲述其先辈于1960年左右逃荒至新疆,以求得有一口吃的。

最后他们成功了,在当地艰苦地扎下了根,并且存活下来,这才有了该男子今天拍的视频。

视频一开始讲述了当年的艰难、危险和不易,尤其是饥饿所带来的痛苦回忆,令人感慨动容。但视频最后逐渐变味了,这一切被总结为中国人的隐忍和伟大、永远不放弃希望的精神。

这就让我联想到一本书——《活着》。我认为,这本书的畅销,是一件坏事。



尽管我认为《活着》本身写得不错,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却是我不喜欢的。

它所歌颂的,只是活着这件事情本身,就好像一切的苦难,都不需要追究其原因,苦难天然就应该存在,作为个人只需要适应苦难就好,然后再将适应能力强的人,进行歌颂和美化。

活得久,有时候也只是因为足够麻木罢了。

因为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当中,“活得久”而非“活得灿烂”才是人生之本义,所以才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种流行语。这就导致活着本身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反过来说就是,为了能活命,就可以丢失一切尊严、抛弃一切价值观,为了活着而无所不用其极。

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价值观。



为什么要歌颂隐忍?这在本质上是一种逃避——因为不想去追溯苦难的原因,于是只好忽略它,作为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态度,还将其称赞为“隐忍”。

当然,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反对隐忍。隐忍在什么时候有意义?是最后要依然追求自由。

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歌颂过隐忍,比如伍子胥的隐忍、公子重耳的隐忍。尽管他们都是为了复仇或者权力而隐忍,但至少也是一种有价值的隐忍。

偏偏到了百姓这里,隐忍就成了一种绝对的隐忍,它不再有目的,隐忍本身就是目的。

窦娥没有隐忍,但她也是因为最后遇到了青天大老爷,才隐忍出了价值,否则她的“不隐忍”,就会成为人们引以为戒的教训,去教导自己的后代:瞧瞧窦娥,她选择不隐忍,结果呢?所以啊,遇事还是要咽回去,别总是想要追求什么正义。

在古代的故事里,不隐忍的人,吃亏的总是最多,窦娥这种故事,最大的寄托只是多几个青天大老爷,而非歌颂窦娥的坚强。

所以,这种“隐忍至上”的价值观就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在一个不完美也永远无法完美的司法体制中,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不幸者,人们应该对它永远保持警惕和反思,我们关注那些蒙冤者,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这种对于司法本身的反思,在上千年的各种冤屈故事中,从未进入中国人的反思体系,也从未受到过歌颂和正视。

倒是面对困难艰苦求生的故事,经常广为传播,最后还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美好鸡汤。更有甚至,还将这种隐忍转换为“伟大”,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一项独特品质,反而滋生出了几分得意出来。



我看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忍受吃苦的能力极强”。就连同为亚裔儒家文化圈出来的黄仁勋,都说过“中国人太能吃苦和忍耐”。这种忍耐绝对不是什么褒义,而代表了一种“对任何压榨、压迫都无动于衷”的麻木价值观。

那么相反的是什么?

是自由。什么时候歌颂自由、赞美自由成了主流价值观,将自由作为一种人人都应当追求的东西,才算是完成一种精神上的质变。

人可以为了自由而隐忍,但绝不能为了不自由而隐忍。

所以当一些人在不断歌颂那些隐忍苦难的故事时,我们都应当提起十分的警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