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事格局的风云变幻中,苏联解体后的地缘政治变动为中国军事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彼时,新独立的乌克兰虽继承了苏联大量先进军事装备与技术,却因经济困境与政治压力,不得不对外出售以换取支持。中国敏锐捕捉到这一契机,开启了与乌克兰的深度合作,这些合作对中国军事发展尤其是海军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助力中国迈向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1991 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继承了黑海造船厂及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经济拮据的乌克兰无力完成建造,决定售卖。这对渴望发展海军的中国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鉴于国际形势,中国采用民间力量收购策略。1998 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老板徐增平以改造豪华赌船为由,成功拍下瓦良格号。2001 年,瓦良格号启程回国,却在土耳其海峡受阻。在美国施压下,土耳其以安全为由拒绝放行,瓦良格号滞留,每日支付高额停泊费。历经 15 个月艰难交涉,在希腊担保下,土耳其才同意放行。原本 60 天航程,历时 2 年零 7 个月,2002 年 3 月 3 日,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港。
此后十年,中国海军对瓦良格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开启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基于辽宁号,中国继续奋进,建造了山东舰和福建舰,航母事业蓬勃发展。
同一时期,乌克兰赫尔松船厂的一艘代号 908 油船也命运转折。这艘排水量达 37000 吨、建造进度 80% 的油船,因苏联解体被搁置。乌克兰建国初期经济窘迫,急需资金,中国则面临远洋作战能力瓶颈,大型补给舰的缺失限制了海军发展。经多轮磋商,中国以 1.5 亿美元购得该船,命名为 “青海湖” 号补给舰。它的加入,填补了中国大型补给舰的空白,让中国海军舰艇摆脱近海束缚,驶向更广阔海洋。
瓦良格号回国后,舰载机研发提上日程。2001 年,中国从乌克兰获得 T-10K-3 原型机,对其深入分析研究,最终自主设计出歼 - 15 舰载战斗机,并在辽宁舰试飞成功,完善了中国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体系。
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中,燃气轮机堪称机器的心脏。中国在该领域起步晚,052 型驱逐舰曾依赖美国 LM-2500 型燃气轮机,却因美国技术封锁陷入困境。1995 年,乌克兰 UGT-25000 型燃气轮机进入中国视野。这款苏联 80 年代开发的大功率燃气轮机,具备高效率、低油耗等优势,最大功率达 25000 千瓦。中国买断其技术资料和 10 台原装样机,进行仿制改进,研制出 QC-280 型燃气轮机,装备在 052B、052C、052D 和 055 等型号驱逐舰上,成为中国海军主力动力装置。
中国引进 UGT25000 民用版燃气轮机技术后,中船重工 703 所、西航工业和哈尔滨汽轮机三家单位承担国产化任务。中船重工 703 所率先推出国产化版本 CGT25000,国产化率 60%,成为早期国产水面舰艇动力核心。尽管早期在功率和热效率上与西方产品有差距,但中国科研团队不断突破,研发出 CGT30 和 CGT40 燃气轮机,性能实现质的飞跃,与西方同类产品比肩,关键零部件累计试验时间和整机强化测试时间等数据证明了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但国产燃气轮机仍面临造价优化、国际竞争压力及未来技术研发不确定性等挑战。不过,这些挑战无法阻挡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中乌军事技术合作成果斐然,从航母到补给舰,从舰载机到燃气轮机,这些技术引进与合作极大提升了中国海军实力。尽管中国海军如今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南海、东海局势依然复杂,只有持续提升海军综合实力,才能有效应对挑衅,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