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国际海军发展历程中,一艘补给舰的出现,悄然改写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轨迹,它就是青海湖号补给舰。其背后是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故事,见证了中国海军发展的关键转折,也展现了国际军事合作与地缘政治的微妙互动。



1991 年,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发生巨变,众多苏联遗留的军事资产被各加盟共和国继承。其中,乌克兰接手了一艘极具潜力的补给舰 ——908 型补给舰(科曼达姆・费德科级远洋油料补给舰)。这艘补给舰由苏联精心设计,满载排水量达 37000 吨,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巨大的储物空间,全长 190 米、宽 25.3 米,吃水 10.67 米,设计理念在当时领先世界。然而,由于苏联解体,资金链断裂,该舰仅完成了 80% 左右,成为半成品。

乌克兰面临经济困境,民生艰难,无力承担补给舰的后续修建和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对于乌克兰而言,这艘未完成的补给舰不仅是经济负担,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于是,乌克兰决定出售这艘补给舰,期望借此获得资金改善经济状况,同时摆脱维修的困扰。

彼时,中国海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补给舰的需求极为迫切。随着中国海军战略从 “沿岸防守” 向 “近海防御” 转变,远洋作战能力的提升成为关键,而补给舰作为海军远洋作战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美国一直试图阻碍中国海军的发展,此前中国购入其他补给舰的计划均因美方从中作梗而夭折。



幸运的是,美国并未关注到乌克兰这艘未完成的补给舰。而中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当时,通过黑龙江边贸渠道得知乌克兰出售补给舰的消息后,迅速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1992 年夏天,在北京国安宾馆,一场关于这艘补给舰的重要会议召开。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亲自过问,面对这艘排水量巨大、技术先进且价格相对低廉(报价 1000 万美元左右,仅相当于一架苏 27 的三分之一)的补给舰,刘华清迫切询问能否购买。

在确定购买意向后,总参迅速组建 “补给舰采购小组” 前往乌克兰。采购小组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展开了艰苦的谈判。双方在价格、补给舰状态、备件数量、资料交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协商。尽管乌方一度将价格上调至 1100 万美元,但经过反复交涉,最终以 1006 万美元成交。尽管成交价略超预算,但采购小组认为机会难得,果断签订合同。

1993 年 5 月 1 日,补给舰抵达大连港,随后在乌克兰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大连造船厂开始续建工作。历经三年,花费 4 亿多元人民币,1996 年 6 月,续建完成的补给舰正式加入南海舰队,命名为 “南仓” 号(2002 年重新命名为 “青海湖号”,舷号 885)。



对于乌克兰来说,出售补给舰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时省去了后续维修保养的巨额费用。此外,与中国的合作促进了两国友好交流,提升了国际合作关系。

对中国而言,好处更是多方面的。首先,填补了海军补给舰的空缺,完善了海军远航后勤保障体系,大大提升了海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其次,以极低的价格购入,节省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可用于其他军事领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续建和使用,中国吸收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推动了船舶工业的发展,为后续国产补给舰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中国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海上补给技术,自主研发了 901 型、904 型等先进补给舰。

青海湖号服役后,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力量。它满载排水量 37000 吨,人员编制 125 人,可运载各类燃油及弹药、食物、医疗物资等干货总计 23000 吨,有效弥补了南海舰队远洋补给能力的短板。尽管最大航速只有 16 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任务执行能力,但它依然在海军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海湖号入役仅两个月就参与了准备访问美国的任务,1997 年 2 月 20 日,它与哈尔滨号、珠海号组成编队驶向美国,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全新形象。此后,海军几乎每次重要的远洋行动都有青海湖号的身影,它多次执行重大演习和武器试验任务,先后 4 次与其他军舰组成编队,保障中国军舰访问过 12 个国家,总航程超过 13 万海里。

青海湖号补给舰的故事,是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从苏联解体后的 “遗产”,成为中国海军迈向远洋的关键力量,见证了中国海军从艰难起步到逐步壮大的历程。如今,中国海军已经拥有多型先进补给舰,远洋作战能力不断提升,但青海湖号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被铭记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