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中国政府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北虎、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最大野生种群分布区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成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央直属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成果之一载入新中国的发展史册。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2°38′45″~44°18′36″、东经129°05′01″~131°18′52″,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地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其中,吉林省涉及面积9557平方公里,占虎豹公园总面积的68%;黑龙江省涉及面积45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包括珲春、汪清、图们等6个县(市),涵盖19个自然保护地与81个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96.6%。公园内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谱系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肩负着保护以东北虎、豹为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使命。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观察手册》插图。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分布有高等植物54科147属884种,野生脊椎动物约37目96科226属397种。其保存了温带森林最完整、最典型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拥有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的由大型到中小型动物构成的完整食物链,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亿万年来,这些万千生灵遵从古老的生存法则繁衍生息,呈现着互惠相依、谨慎避让的生存智慧。

虎和豹已有八九千年的进化史,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

东北虎,又叫西伯利亚虎,是重要的虎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和我国东北林区,被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野外种群数量仅存不到500只。东北豹属金钱豹东北亚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其野生数量只有100只左右。

100多年前,我国东北林区曾出现过“众山皆有虎”的盛况,但进入20世纪后,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被砍伐,东北虎豹种群萎缩。在1998—1999年进行的中美俄三国专家联合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豹的痕迹,判断当时中国境内东北虎仅存12~16只、东北豹7~12只。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逐步停止了森林砍伐,同时严惩偷猎盗猎,重视植被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地,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野生种群逐渐得到恢复。2014—2015年,中俄两国边境不足4000平方千米的区域,至少生存着38只野生东北虎和91只野生东北豹,超出资源承载力的3倍。这个区域的北部是湿地和铁路、公路等人类生活设施,东部和南部毗邻海洋,这里成了它们的生存孤岛。该东北虎豹种群已进入繁殖高峰期和种群快速增长期,向中国内陆迁移扩散成为它们的唯一出路。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观察手册》插图。

就在这个黄金窗口期,中国政府做出了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战略决策。自2017年开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虎豹公园保护了90%以上的虎豹栖息地,使野生东北虎豹的进入、定居、繁殖和扩散通道都得到了系统保护,生态过程更加完整,野生虎豹种群得到快速恢复。据2023年底监测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的27只、42只分别增至50只、60只以上,野猪、梅花鹿、狍等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也得到成倍增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重现“众山皆有虎”的盎然图景,中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悄然回归。

那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都生活着哪些野生动物种群呢?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观察手册》,郭亮 主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 影像生物调查所(IBE) 编著,北京出版社2025年1月版。

食肉目

猫科


特征

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头体长189~300厘米,体重100~260千克,最高可达300千克以上;雌性头体长146~177厘米,体重75~177千克;尾长72~109厘米。体表具明显的黑色条纹,极易辨识。虎的体形健壮,四肢粗壮有力,头部宽大且尾巴较长。其体表毛色的底色为锈黄色至橘黄色或浅棕红色,但腹部、四肢内侧和尾巴腹面的底色为白色或污白色。从背部至体侧有众多的黑色细条纹,并延伸至四肢和腹部,眼上部通常有一块白色区域,两耳背面各具一个明显的白斑。尾巴粗壮,长于头体长之半,尾上具黑色环纹。

习性

独居,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多在树荫下或灌木丛中休息。具有强大的捕猎技巧,捕猎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方式。

环境

活动在远离人类居住区、地势平缓、冬季积雪较浅的成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和栎树林。

食肉目

猫科


特征

豹是具有斑点花纹的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形大于雌性:雄性头体长91~191厘米,体重20~90千克;雌性头体长95~123厘米,体重17~42千克;尾长51~101厘米。豹的整体毛色为浅棕色至黄色或橘黄色,在背部、体侧及尾部密布显眼的黑色空心斑点。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头部、腿部和腹部分布有实心的黑色斑点。

习性

常常在林中行走、游荡,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捕猎。捕食梅花鹿、狍子、野猪等食草动物,同时还会捕食兔、鸟类、鱼类等。

环境

生活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除了森林,东北豹也可能在丘陵、山区和草原等环境中生活。

豹猫

食肉目

猫科


特征

体形略比家猫大。全身背面体毛为浅棕色,布满棕褐色至淡褐色斑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尾背有褐色斑点或半环,尾端黑色。

习性

白天多在树洞、土洞、石缝中,夜行性,独栖或成对活动。主要以鼠类、鸟类、蛙类、蜥蜴、蛇等为食。擅爬树、游泳。

环境

各种山林和村镇郊野。

猞猁

食肉目

猫科


特征

猞猁为身体壮实的中等体形猫科动物,雄性头体长76~148厘米,体重12~38千克;雌性头体长85~130厘米,体重13~21千克;尾长12~24厘米。基本毛色为沙黄色至灰棕色,并分布有黑色或暗棕色的斑点。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猞猁的四肢比例较长。

习性

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间最为活跃,白天则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或睡觉,主要在一些植被比较茂密或隐秘的场所躲藏,比如树洞或石缝中。主要以狍子、鹿等为食,同时也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等。

环境

其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它们主要栖息在高寒地区的山脉、森林和草原等地带。

食肉目

犬科


特征

体形似狐,但更肥胖,吻部和耳均较短。眼上下各具1条黑纹,面颊具疏松长毛。体背灰棕色,染黑褐色毛尖,底绒厚密。腿短,浅黑色。尾短而毛蓬松。

习性

夜行性,白天隐于洞穴。食物很杂,包括各种鼠类、鱼、昆虫、瓜果、谷物和蔬菜。能攀爬树木。一夫一妻制,组建永久的繁殖对,2—3月交配,春末夏初产仔5~10只。

环境

阔叶林中溪流附近、开阔草甸、灌丛、芦苇地、农耕地旁。

赤狐

食肉目

犬科


特征

体形纤长。吻尖而长,鼻骨细长,额骨前部平缓,中间有一狭沟,耳较大,高而尖,直立。四肢较短,尾较长,略超过体长之半。尾形粗大,覆毛长而蓬松,躯体覆有长的针毛,冬毛具丰盛的底绒。耳背之上半部黑色,与头部毛色明显不同,尾梢白色。足掌长有浓密短毛。具尾腺,能施放奇特臭味。

习性

杂食者,主食鼠类、兔类,也食鸟蛋、小型两栖爬行类及野果。夜行性,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

环境

适应环境广泛,森林、高山、丘陵、平原及村庄附近、城郊皆可栖息。

棕熊

食肉目

熊科


特征

棕熊为体形壮硕的熊科动物,雄性头体长160~280厘米,体重135~725千克;雌性头体长140~228厘米,体重55~277千克;尾长6.5~21厘米。棕熊是在我国分布的体形最大的陆生食肉目动物。棕熊的毛色多变,包括灰黑色、棕黑色、深棕色、棕红色、浅棕黄色及灰色,偶见白化个体。棕熊是全世界熊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

习性

棕熊是典型的冬眠动物。食物来源广泛。它们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草本植物、浆果、坚果、根茎、蜂蜜等。然而,它们也会捕食动物性食物,如小型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等。

环境

棕熊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从森林到山地,甚至沼泽地带。

东北黑熊

食肉目

熊科


特征

体长约120~190厘米,体重约100~250千克。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

习性

冬眠,善爬树、游泳;视觉差,嗅觉、听觉灵敏;杂食性。

环境

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本文选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观察手册》,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主编/郭亮

摘编/何也

编辑/张进

导语校对/赵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