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 题:开山岛上的守岛人
新华社记者王圣志、朱程
1月14日,17:30,开山岛,气温6℃,风力4级。
海风吹着哨子扫过脸庞,冰冷而刺疼,一股股寒气从颈脖往骨头里钻。夜幕降临,开山岛最高处的灯塔开始闪烁,散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梁登高、常发栋两位民兵迎着寒风,来到灯塔附近登高瞭望。
这座红白相间的灯塔高12.6米,塔身直径不到两个成年人的臂展;它脚下的开山岛,也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茫茫大海之中,它们看似不起眼,却为往来船只指引平安的方向。
开山岛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黄海海域,距离燕尾港海岸12海里。作为我国战略岛屿,开山岛过去由部队驻守;1986年部队撤离后,改由民兵值守。2018年,守岛32年的王继才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兑现了自己“守岛就是守国”的诺言。他的事迹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人,不少人自愿上岛值守,继承他未尽的事业。
24岁的常发栋就是其中一位。
他举起望远镜,巡看周围大海里有没有船只遇险,并记录气温、海况等信息。“开山岛海况复杂,走错航道很容易触礁,今夜又遇大风降温,可不敢掉以轻心。”说话间,他的嘴里呼出阵阵白气。
巡查完毕,他松了一口气,朝亮起灯火的燕尾港方向望去:“我是本地人,对岸就是我的家。”
去年,常发栋所在的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守岛,他第一时间报了名,为了不让女友担心,他“骗”她说出趟远差。每天5点半起床,升国旗、巡岛、做饭、做内务……周而复始、单调乏味,上岛的新鲜感很快消散了。
在孤悬海上、人迹罕至的小岛上,时间总显得格外长,长到必须守住初心,才能不迷失方向。
“大海行船需要灯塔指引,人也需要精神‘灯塔’。这座岛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让我能静下心来专心做事。”如今,常发栋每天在岛上规律作息,还跟着老战友学习做饭、种菜,闲暇时自学财务知识,为回到工作岗位“充电”。
灯塔是一盏灯,照亮前路;灯塔也是一座碑,纪念过去。
从码头走到灯塔,总共200多级台阶,正常行走只需5分钟。但在班长李华良看来,这条王继才走了32年的路,值得用一辈子攀登。
今天是李华良、梁登高、常发栋这个班组在岛上开展新一轮驻岛的第一天,按照每轮驻岛15天算,要到大年初三才能轮换回家休息。这意味着,李华良要连续第二年在岛上过春节。
尽管退伍多年,李华良的站姿依旧挺拔。自2021年自愿上岛以来,他已守岛三年多。“有些事就像灯塔,看似平凡,但危急时刻就能体现价值。”
去年,一艘外籍渔船在开山岛附近沉没。李华良和战友们登上灯塔,利用观望镜搜寻落水人员下落,锁定了多个疑似方位,为救援提供了很大帮助,这让他十分骄傲。
“一年四季中,冬天最为难熬,看不到人,整天和风打交道。”李华良说,相比当年王继才夫妇的守岛生活,如今守岛条件好多了,岛上光伏、海水淡化都有,想家人了也能视频聊天。
1月14日夜,冷空气降临,9级大风吹得营房的门砰砰作响。岛上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因为担心电力不足,民兵们舍不得开空调,早早上床躲进被窝抵御寒冷。初次上岛的记者,在呼啸的寒风和轰鸣的涛声中久久难以入睡。只有灯塔的光,每5秒闪烁一次,将漆黑的海面撕出一道光明。
1月15日,6:00,气温0℃,海上风力3级。
完成了一天工作,开山岛灯塔自动熄灭,仿佛和塔下的王继才雕像完成了一次交接班。民兵们早早起床,洗了一把冷水脸,又开始升旗、巡岛。
41岁的梁登高开始准备早餐。腌萝卜、腌生姜、银鱼干……这些咸菜经放,也符合本地人口味,因为要在岛上吃年夜饭,他特意把这份“家的味道”带上岛。
梁登高曾在武警部队服役8年,干事利索但话很少,直到谈到战友,这个近一米八的汉子才打开话匣子。
“我早早就认识王继才,对他的守岛精神感同身受。现在外部世界诱惑太多,很容易让人迷失,更需要王继才夫妇身上那种爱国奉献的精神。”梁登高说,他的两个孩子都还小,他希望自己以身作则,将王继才夫妇的精神传递给他们,再由他们传递给他们的同学、朋友。“只是老二才7个月大,还不懂,我每天都要和孩子视频,防止他不认识我了。”他笑道。
15日中午时分,海浪渐渐平息。班长提议大家一块去挂灯笼,提前给小岛增添一点喜气。鲜红的灯笼挂上枝头,与红白相间的灯塔相得益彰,孤寂的小岛又生动起来。
碧海蓝天、白日当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常发栋书桌上的笔记本上。记者打开笔记本,看到一段话:“我们的内心就像这片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来到岛后,守着守着,在王继才夫妇精神的浸润下,我的心中慢慢长出一座开山岛,坚韧且不拔,这就是我新的精神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