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红书截图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
“Dear LiHua,I'm your pen pal(笔友)。”中国的孩子们曾经写在试卷上、笔记本里的那一封封自称“李华”的信件,如今收到了回信。网友们动容地评论:“一颗十年前投入湖中的石子,在今天泛起了涟漪”。
这波自称为“Tiktok refugee”的“外来客”,成功闯进中国本土化社交平台“小红书”的第一步,是主动支付“猫税”,第二步便是“给李华的回信”。一批外国网友纷纷录制回信短视频,这是一波足够久、也足够嘹亮的回响。
临近Tiktok在美禁令生效日期,习惯了通过社交平台记录日常、分享生活、交流观点的美国网友们,像是找到了第二扇“世界之窗”,陆续涌入“小红书”。在“小红书”感受到友好和善意的美国网友,将自己的使用体验Tiktok,随后带动了英、德、法、澳等多国网友加入这场社区迁徙盛会。
有人称这是一场“赛博社交”,是时空距离被拉近的情感共鸣。除了分享小动物照片,外国网友帮中国学生做英语完形填空,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中国网友在线解答数学题;还有外国网友举着“洋相还得洋人出”等中文网梗图片,请求网友答疑,中文网友在评论区写出网梗的起源和双语词汇的对照翻译。“小红书”平台连夜招聘“英语编辑”,加紧上线一键翻译功能,堪称“中外梗百科”。语言的互通,文化的交流,成为人与人相识相知的精神纽带。
有人称这是一场“中美对账”,是信息壁垒被打破的平视相望。网友们坦诚地交流着职业技能、薪资水平、生活成本,让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包容、开放。当中国网友得知那些曾经出现在课本中的一些“丹尼尔”“詹妮”现实中也在艰难生活时,触动了人类本能的共情与怜惜。信息的共享,善意的凝聚,在“小红书”上成为人与人互信互爱的交往基石。
从曾经的“中国想看世界”,到如今的“世界想看中国”。在这场看似“互联网的逃难与救援”中,无论是中国网友还是外国网友,都收获了珍贵美好的记忆,在这里点开的不是带货、不是量身定制的话术,而是大家真实、有趣、鲜活的分享,是真诚的交流,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善意。中美人民需要这样的对话,爱与善意的互动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没人知道这样的热闹会持续多久,但人们会记得,在某个时刻,陌生的IP、善意的表达、温情的问候,化作一个个字符,一段段视频,跨越种族、时空、异见、隔阂,温暖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