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乐盛宴彰显中华文化内涵与精神之美,与沪上观众共迎新春到来。上海民族乐团乐手们身穿“故宫红”演出服,在乐队指挥姚申申执棒下,于1月19日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新年音乐会《紫禁城》,这也是《紫禁城》改编为音乐会版的首次演出。

早在2020年12月30日晚,在故宫博物院的特别支持下,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民族音乐史诗《紫禁城》曾作为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活动之一上演,并通过腾讯视频直播,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2025年,《紫禁城》再度回归,陪伴观众们欢度新春,以厚重宏大、细腻委婉的多元听觉体验,表达对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敬意和美好祝愿。第一篇章《中华礼典》全新诠释礼乐文明,华夏礼乐的庄严与典雅翩然而至,传承礼仪之邦的自信与优雅。乐团弹拨乐声部的五位演奏家曹蕴、沙漠、陆莎莎、李霖、李胜男与乐队带来第二篇章《卉木拾音》,以婉转细腻的微观视角聚焦于精巧的木结构建筑。温润仁和,如木材质给人的感受;轻盈精巧,如木结构蕴藏的智慧。这座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承载着大国工匠精神,也述说着中国人的古老天地观。


第三篇章《风雨沧桑》乐团管子与唢呐演奏家姜峰和闫晋龙,以双管子与乐队的音乐语言回望历史,回溯紫禁城的岁月沉浮,当所有荣耀、磨难都融入宽广的胸怀,风雨沧桑便沉淀为一种厚重。第四篇章《文明之光》,以恢宏的乐队讲述今日紫禁城的创新与创造,仿佛文明之光穿越历史的尘烟依然温暖而耀眼。


此次《紫禁城》音乐会版,作曲李博禅对音乐多个篇章进行再次的修改与提升,重新调整了配器与结构。“我在五年前版本的基础上对作品进一步打磨优化,篇章和音乐内容更为紧凑,并且在民族管弦乐的音响平衡上做了更适合音乐厅演奏的配器调整。”指挥姚申申说:“这是一部很有人文底蕴和生命张力的作品,当我和乐团演奏家们在音乐中共奏、共振、共鸣时,不仅被音乐所感动,更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而自豪。”

音乐会乐章结构富有巧思与叙事性,每一篇章之间依次分别插入前奏曲《春》《夏》《秋》《冬》。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银杏,冬有雪。前奏曲由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胡琴演奏家卢璐、笛子演奏家高雅和特邀古琴演奏家高欣然联袂呈现,诠释紫禁城四季之美。



其中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演绎的《冬》自首演来,在新媒体平台收获观众喜爱。金锴说:“我非常喜欢的纳兰词《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这种略带惆怅疏冷的意境给我很大的启迪与灵感。五年后,我个人对作品的感受与心境略有不同,与指挥家、作曲家沟通,交流彼此新的思考,想在此基础上表达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与感觉。”


此次《秋》的古琴独奏,特别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师高欣然担纲。“前奏曲《秋》令我联想到秋日晨曦初照,为琉璃瓦点染上的第一抹金色,承托过往,也预示新生。我既把自己当作一位从历史走来的老者,缓缓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又是一位普通的当代年轻人,置身于紫禁城的秋色,聆听时光的声音。”


2025年新春档,上海民族乐团演出精彩不断。2月3日(大年初六),《国乐中的十二生肖》将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下午场连续上演两场演出。生肖计时,传承千年,音乐会专为亲子家庭精心设计打造,将民俗文化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以原创的国乐乐曲、精美的动画形象、有趣的生肖故事,为孩子们打开国乐的大门。2月12日(正月十五),《欢乐祥和团圆年》2024-2025演出季闭幕音乐会将在元宵当日与观众朋友们共庆佳节,传递团圆喜庆的全新气象,以温暖国乐送上真挚祝福,奏响精彩纷呈的动人乐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