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籍青年赵欣2年未返乡,此番回家过年,发现家乡的“老字号”有了些许变化:专注“四四席”的聚乐村总店,新添了个包子铺;正堂家的酱油、醋,可以快递邮寄了;清梅居的肉干和景德东的点心,换了迎合年轻人的包装……
近2年,瞄准“现代文旅之都”的博山,多次向外界传递一个观念:这里不仅有历史人文、自然风光、陶瓷琉璃,还有举不胜举的“老字号”。
4个中华老字号、9个山东老字号、7个淄博老字号、34个博山老字号。过去的一年,博山迎来了550万名游客,“老字号”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摒弃偏安一隅的老思想,走出博山,迈步更远的地方。如今,在“老字号”新的故事细节中,坐拥多个城市IP的博山,着眼的已不光是文旅,不只是消费和内需,还有内涵和外延都更大的转型步伐。
新坐标系
1月17日,博山清梅居总店,赵欣在选好准备邮寄的香酥牛肉干后,将目光锁定在商品的礼盒包装上。他说:“从小的细节便能看出家乡的变化,像清梅居这样的‘老字号’,虽味道未变,却有了如此新颖的包装,图案设计迎合年轻人的审美。”
在守正与创新间,博山的“老字号”之变,始于文旅。
数据显示,2022年,博山共接待游客306.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55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
山东淄博清梅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会主席姜文超介绍,近年来,清梅居并未止步于传统,在坚守品质的同时,企业积极寻求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乘淄博文旅之东风,企业可谓收获满满。”他说,从博山清真宴荣获中国名宴,麻花牛肚荣获中国名菜,到清梅居香酥牛肉干手工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荣获首批“中华老味道”,清梅居的创新之路从未停歇。
中华老字号清梅居,创立于1936年。香酥牛肉干、酱牛肉、手撕牛肉、樱桃牛肉等,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中华名小吃”。近年来,清梅居更是加大了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不仅保留了传统产品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产品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同时,企业也积极拓展市场,将清梅居的品牌和美味带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老字号”的独特韵味。
“要转型,先要有转化。现在,我们更主动地推动品牌的价值转化。”姜文超说,近年来,他能感受到博山的“老字号”都在把目光往外看,不少品牌都在省内其他地市,甚至国内其他省市落户了,“这便是博山‘老字号’的新坐标系。”
文旅容器
旅游是富民的,尤其是通过发展文旅产业,靠产品、项目的支撑来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对地方财政增加税源,提高财政实力,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博山景德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看来,“老字号”是博山文旅产业现存的价值洼地,发展潜力很大。但仅有文旅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众企业携手带动。
年关将近,来到景德东西冶街店,琳琅满目的点心和纷至沓来的顾客,令这家“老字号”充满了年味。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景德东线下门店已有20多家,多个线上平台也开设了专卖店,博山糕点由此卖向全国。
“在过去的2年间,我们的中秋月饼销售量达到约40万斤。依托线上平台,蜜食等糕点的年成交量超过4000单,这是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福利。”张亮说。
2021年,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又被山东省认定为省级非遗工坊。坚持匠心传承,创办于1937年的景德东,在守正与创新中肩负起了擦亮博山“老字号”品牌的重任。
“博山‘老字号’的底蕴,是用镜头装不下的。”淄博正堂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姬俊笃定地说,如果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是游客只来一次博山的理由,那么“老字号”则是令众人往复不息的吸引。
淄博不能只来一次,尤其是博山。于“老字号”和喜爱“老字号”的人而言,它不是日久生情,而是日久情深。
正堂老字号,源自1916年博山酱园老字号金堂酱园,历经百年沧桑。多年来,企业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其酱油、食醋等调味品采用传统繁琐的酿造工艺,历经长时间的天然发酵,味道独特,酱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正堂也注重创新,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品种,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以前,我们的产品主要以服务本地市民为主。近几年,公司也开启了线上邮寄业务。”姬俊说,在开启线上邮寄后他们发现,原来远在他乡的淄博人竟有那么多。
价值转化
经济学上有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它们追求的是百年企业,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老字号”。而一座城市想要追求千年之盛,特殊的文化IP无疑是其“长红”的底气。
“作为‘老字号’的传承者,我们希望博山是一个开放包容之城、友爱好客之城,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大家来到博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善意,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四四席传承人、聚乐村掌门人王鹏说。
守正,是聚乐村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自1919年创办以来,聚乐村将博山历史文化、餐饮习俗与人文传统融为一体,创新研发了博山独有的烹饪方式及“四四席”的筵席模式。然而,聚乐村并未止步于传统的守成,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面对时代的变迁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聚乐村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搭建虚拟平台,创建山东饮食文化数字展馆,让游客能在线上参观展馆的同时,实时了解饮食资讯,参与文化互动交流。
许多改变,正悄然发生。
不久前,博山区商务局也在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研究制定《博山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加强“老字号”的梯次培育,规范老字号标识和牌匾的使用。同时,积极组织“老字号”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和文化活动,如“博山优品”年货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为“老字号”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博山区商务局还指导“老字号”企业从线上申报“山东好品”,并成功联系多家“老字号”企业入驻淄博首个“5A”景区——周村古商城,进一步扩大了当地“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老字号”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它们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者。
“老字号”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它们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品味、探访。同时,“老字号”还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情感记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们在品味传统美食、感受传统工艺的同时,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
在王鹏看来,“老字号”的传承发展,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老字号”的阵营当中。近2年,博山区委、区政府为鼓励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企业加入“老字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充分体现了对“老字号”的高度重视。
“希望博山的‘老字号’能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全国游客的信赖和喜爱,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淄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鹏说。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姜涛 通讯员韩文彬 丁子乾 赵维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