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济不好,有些地方的医院、公交系统都发不出工资了,有些人失业了,很多家庭的收入降低了。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影视作品都不难看到这些社会现实,不过我觉得,多流于表面,有情感、有细节,但没有对经济危机对家庭带来的苦难的深刻洞察。

危机对家庭有什么影响,对父亲、母亲、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家庭应该怎样渡过危机,又会留下哪些永久性的伤痕。最近读的一本书,给出了更细致、深刻的答案。

30年代的“大萧条”是20世纪美国人最为难忘的痛苦经历之一。《大萧条的孩子们》是一本这方面的名著。作者埃尔德以1920—1921年出生的美国孩子为跟踪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研究。


埃尔德发现,大萧条不仅影响到研究对象幼年时的生活环境,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经历、职业生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某种程度上构筑了战后美国人民的国民特征。

首先,大萧条对父亲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人类的反应都是共通的,失业的奥克兰的男人中,很多人是怪自己,觉得是自己的错。这种内疚之后,是两种反应,一种是酗酒、丧失社交,另一种则努力地去回到原来的生活。

这本书把家庭分为四类:没有受损的中产家庭,受损的中产家庭;没有受损的劳动家庭,受损的劳动家庭。

社会阶层的掉落对中产受损家庭的感知,影响极大。美国中产,居住区域、房子类型是一个明显的外在标志,一旦维持不住,对中产家庭伤害极大。徐峥的电影《逆行人生》中,最后,主角一家卖掉房子,似乎走出来了。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怎么可能那么云淡风轻。实际上,这意味着挑战才刚刚开始,整个家庭都要面临心灵上的冲击。


随着失业,父亲的权威会明显下降。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威会上升。这也会继而影响到家庭和子女的关系,特别是和父女关系。一个原因可能是,家庭收入,更容易影响到女儿的衣服、装扮、社交。这会让女儿感到压力,而女性往往更敏感。这似乎提醒当下的家庭和社会,注意危机重压之下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另一个可能的角度,这似乎能解释,女权主义在中国社交媒体中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美国的学校,对大萧条做出了自己的反映:非常注重平等。尤其是在中学,学生会强制执行着装规则,不鼓励举行奢华的社交活动。辅导员们则为那些需要资金支付学杂费的学生提供在国家青年署(National Youth Administration)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所以,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应该对这方面困境的学生予以关注,我们的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危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到1935年,也就是危机发生5年后,奥克兰的家庭就明显感觉到复苏。到了1939年欧洲爆发战争,刺激了美国的工业和就业,“就像看见血液全部涌入已经十分虚弱之人的苍白的脸颊一样”。

在这5—10年中,年幼的孩子,7、8岁以及更小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感知,对他们成年后的影响也不大。但对于1930年刚刚成年的人来说,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受损越大,阶层地位越低,这种影响就越大。

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这些年轻人,在1930年刚刚成年,踏入社会,立刻遭遇了大萧条。在他们一生中,他们都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在工作上,他们会更看重保障,也就是说工作的稳定性。对家庭的评价,往往更偏向抚养孩子,以孩子为导向,而不是家庭保障性,也不是夫妻关系。这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不过,大萧条也并非没有带来一些人生财富。这四种家庭中,受损中产家庭的孩子,长大了后,精神状态更为稳定。中产相对富裕,即便受损,烈度也不大。所以,一个轻微的青少年时期挫折对人生或许也是一笔财富。

不过,不要学电影《抓娃娃》。苦难之所以有价值,必须是全家一起面对的,真实的。而是不是父母故意施加的,更不用说假的。

中国曾经也有过下岗潮,那是1999年,仅仅两年之后,中国就加入WTO,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经济爆发式发展。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也抚平了过去的伤痛。现在一个东北的退休工人,也可以拿着几千块的退休金,每天去街上跳广场舞。

当年美国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巨大变化拯救了危机中的奥克兰家庭。

首先是1932年上台的罗斯福的新政,提供失业救济,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投资基础设施。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战争经济,参军,提供了很多机会。《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再加上二战技术外溢到民间,新的经济结构产生了。白领、雇员、管理者、专家构成了一个新阶层。


不过,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在今天不能指望战争拯救经济。因为以前全球化程度不高,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大。如今,全球化之下,战争只会更加毁灭经济。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说,“中国的生产要素禀赋都很好,不缺技术、资本和智慧。中国经济问题不在生产要素上,一定是在信心和预期上”。吴晓求认为,“当人们有了安全感,有了基本的底线,人们就会有信心。如果法治不完善,各种要素就很难发挥作用。”

其实所谓救经济,各种政策,归根到底是恢复预期,是作用在人的心理上。

有一部叫做《奔腾年代》的著名电影,背景是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一个落魄的富豪,一个普通年轻人,还有一匹马的奋斗过程。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最终,复苏的原因,不是那些水坝、道路、桥梁或公园、隧道或那些年所建造的公共设施,而是更无形的东西。一年前还沮丧绝望的人,突然间恢复生机,筋疲力尽的人们,突然找到了自我”。

所以,刺激政策也好,社会舆论也好,既要专注于经济,又要看到人心。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