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20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丁刚在上发言指出,特朗普上任初期,中美关系可能不会有“险”,但会有一阵阵强风。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
我这里讲的风和险,主要还是针对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华政策。
当然,这个无“险“也是以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我们对中美关系现状的把握和认知为基础来讲的。这就是说,中美关系这几年经历的“险”已经不少,而且我们对有可能出现的险情也有了充分地把握。
特朗普上台后首先就是造气势。他肯定是要狠狠地砍几板斧的,而且会首先砍向拜登的legacy(政治遗产),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把流量给拉起来。
有美国媒体透露,特朗普计划在1月20日宣誓就职后,第一天内签署超过100项行政命令,这些命令将涉及边境安全、移民执法和能源开发等优先事项。他会通过撤销或修改、延缓拜登的政策,为他的执政重铺新路。
拜登在其任期(2021年1月到2025年1月)内一共签署了约115项行政命令。
特朗普上任后肯定会更加注重国内问题,如经济复兴、抑制通胀、移民问题、犯罪、同性恋问题等;在外交上,他还面对乌克兰战争、与俄罗斯的关系、中东局势等多重挑战。所以,他未必会将所有政治精力集中在中美对抗上。他的板斧主要还是会砍向国内问题。
比如,美国媒体议论比较多的是能源问题。
在特朗普的执政哲学中一直对化石能源情有独钟,他痛斥拜登的绿色能源战略“毁了我们的经济”,并认为美国毫无必要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握手言和。所以,不少专家估计他的第一斧很可能砍掉的是拜登针对清洁能源补贴和限制化石燃料管道建设的命令。同时,他或将解禁更多国内开采油气的项目。
无论是从能源独立、对制造业的支持,还是对企业和个人减税、对外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都是他要用刺激经济、增加收入来“冲业绩”的方向。
但是,特朗普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直接推翻拜登时期由国会立法通过的法规。例如,《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条款或《基础设施法案》中的具体规定,这些属于联邦法律,需要通过国会修改才能改变。
还有一些针对中国的法案也是国会通过的。比如,美国针对新疆棉的主要限制措施是基于国会通过的立法,而非总统单纯通过行政命令能改的,而且特朗普也不会去改。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决定了短期内中美关系的大幅缓和几乎不太可能,甚至他砍的这些板斧中也会有伤及中美关系的,比如关税。这不仅仅是基于美国当前的战略需要,更是源自特朗普个人的政治需求。
他的板斧不大会砍向拜登时期的那些主要针对中国的行政命令。
相比特朗普时期的强硬对华制裁措施,拜登的策略更加注重多边合作,通过盟友联合对抗中国,而非单独的直接动作。其涉及中国的相关行政命令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与供应链安全、国家安全以及外交政策领域。这些措施虽然未必全部直接提到中国,但大多数措施的背景都是针对中国的竞争与挑战。
在拜登签署的115项行政命令中,直接与中国相关的命令不多,但许多命令在战略上对中国构成了影响,特别体现在科技竞争、供应链安全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比如,限制对中国企业的投资与技术出口;减少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加强国家安全审查,针对中国技术渗透;还有全球气候行动与经济竞争,这个是间接应对中国影响力的。
从总体政策导向看,拜登致力于通过多边合作削弱中国在供应链与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通过国内经济改革减少对中国工业和技术的依赖。这其实是对特朗普单边对华策略的一种延续与调整,拜登不过是使其制度化和系统化。实际上拜登在即将离开白宫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包括在白宫最后一天出台的针对小额邮包进口审查的提案,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特朗普不会上台就改变这一类的行政命令,将来要改变也很难。如果拜登的行政命令已涉及法规框架(例如供应链政策部分已经通过联邦预算或立法支持),特朗普不能单方面废除,需要启动立法程序。一方面他不会因为改动或废除在政治上得分,更会失分。另一方面,这些命令已经与国会的一些法案一起,加强了一个针对中国竞争的制度和体系。不是轻易能改动的。
特朗普作为政治“网红”,最重视的是表现自己强硬而独立的形象。在中美竞争加剧、国内政治极化的背景下,对华强硬几乎已经成为其施政的标配。所以,他在上任初期仍会抬高对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加压的声调,给国内选民传达一个信息:特朗普回来了,而且还会比以前更狠,比以前更能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共和党内部对华政策的共识也大多集中于强硬打压。从科技打击到地缘战略制衡,特朗普需要迎合党内鹰派,同时借此强化自身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因此,即使是为了内部稳定,特朗普也几乎很难选择“一上台立刻跟中国握手言和”的路线。
另外还有盟友的态度,拜登非常依赖盟友协调对华政策,而特朗普如果调整这些政策,可能引起盟友的不满,尤其会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多边压力。特朗普不是不要盟友,而是要盟友为美国的利益“效力”。
尽管短期无法缓和,但特朗普并不是“一刀砍死”的主儿,毕竟他以“交易型外交”著称。
那么在一些特定领域,他可能选择有限的缓和来换取美国利益。比如,农业贸易,中美贸易协议极有可能成为其缓和的切入点,双方在农产品或工业品关税方面还是有望达成一些新的协议的。
再比如在部分产品供应链问题上,特朗普或许不排除在稀土资源或关键工业领域开展合作。在某些领域(如供应链合作、商品贸易等)通过放松管控和利益交换来向中国换取经济利益。
这种放松的可能性在经济领域较高,但科技和军事领域可能性较低。
特朗普未来对华关系有一个落脚点,就是“利”,利益的利。特朗普对“可交易的双赢”尤其感兴趣。如果他能通过谈判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例如更好的贸易协定或协会合作),他可能愿意在某些非核心问题上采取缓和立场。
对特朗普来说,要占住风头,才能获益。这种交易型外交是带有典型的霸权风格的,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讨价还价那么简单,而是你得给我更多的好处,你得为MAGA做贡献。如果把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比作一场典型的谈判,他不会把桌子掀翻,有时会主动坐到桌子旁,但有时可能会先敲两下镇场子,以提醒你“我掌控着主动权”。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怎么走,会有一个平衡的过程。
过度加强对中国的限制可能短期内加剧供应链混乱和国内能源价格上升,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而放松限制则可能招致政治对手或国内鹰派的批评。
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美国能从中获得多少利益。所以,他会首先衡量某些对华政策是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或政治收益。例如,降低通货膨胀、确保华尔街更多获利、加大能源出口、制造业利益回流或农产品贸易的增加等。
最后,还有一个不利的地方,他有一个非常反华的团队,很多政策是要靠这帮人来制定来执行的。这些人在上任前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硬的对华立场。
所以,在短期内,特朗普仍会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华压力,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继续施压以抓住未来有可能谈判的主动权。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特朗普将寻求“利益化缓冲”,尤其是在经济与贸易层面,寻找利益最大化的交易点。
总之,在特朗普上任的初期阶段,中美关系可能不会有“险”,但还是会有一阵阵强风的。
最后想再多说两句,一是我们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出现的“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是中国在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地积累了塑造这一重要双边关系的经验和能力。
接下来的中美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只是会继续观察美国政局的变化以及变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调整对美政策,而是会更积极主动地按照我们的“设计”和期望来推进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谢谢大家!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阳”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别忘了“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