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青竹 编辑|周长贤
“兄弟有所不知,地平线是披着芯片外衣的算法软件公司。”
高阶智驾方案Horizon SuperDrive™(HSD)揭开面纱之后,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微博如此回复网友。
「软硬结合」和「生态为王」一直是理解地平线的底层逻辑,随着SuperDrive的落地,地平线的软件能力,终于肉眼可见的具象。
而苏箐在地平线的首次亮相,风格依旧敢言敢怼,也让业界对地平线的高阶智驾方案团队,认知更感性。
蓦然回首,这家刻意保持低调的公司,又向前走了很远。2025年伊始,地平线竟然愿意跟160位媒体坐一起,直观分享过去的一年,也令人意外。
余凯用自己日益稀缺的发量,来标定9年创业历程;用脱口秀的表达,来展示市场对一位科学家级深度学习工程师的打磨。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余凯博士
他说,2024年是地平线的“成人礼”,因为10月成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是港股近年质量最高的IPO,“把大量国际长线基金带回香港”。
虽然,全球40家车企、500万车主都是地平线的客户,但余凯一贯谦逊,把“还活着”,“还在牌桌上”,归于“狗屎运”和“小概率事件”。
2024年,地平线的智驾方案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套;发布征程6系列,需求爆了,拿下超过20家品牌的100款车型定点;发布高阶智驾系统SuperDrive……名副其实的狂奔。
中国汽车早已不允许轻易成功,坦白说,地平线不但“还在牌桌上”,还实现了上述几个维度的突破,运气肯定不能解释一切,成功之路肯定有迹可循。
除了余凯所说的经年累月“趴在地上做量产”,地平线最值得探讨的,是战略上的“大赌大赢、大舍大得”。
三年定大局,SuperDrive要「向上捅破天」
“智驾方案商,不出两年就要结束战斗。”一位方案商高管在饭局上悄悄说到。
这与余凯的说法大差不差。“智能驾驶三年大局可定”,他认为,“拐点来临”。在“2024中国经济新闻人物”的获选词里,他用了“技术奇点”,给出了“3年脱手开(hands-off);5年闭眼开(eyes-off);10年随心开(minds-off)”的三阶目标。
余凯指出,拐点三要素已具备:“第一,领先的算法;第二,足够大的算力;第三,海量丰富的数据。”
三年决赛圈,地平线不做袖手旁观的车端算力提供者,而是为生态伙伴打造高阶智驾 “样板间”,即基于征程 6P 的 SuperDrive 方案,拓展生态的上限,2025年量产。用余凯的话说,“向上捅破天”,有勇气拿出“敢上九天揽月”的气势。
征程 6P,是去年4月发布的征程 6 系列6个版本里的最高阶,算力可达 560TOPS的“六代机”,能支持高速和城市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
余凯表示,这是“目前业界可以拿到的算力最大自动驾驶芯片”,现在已经顺利投片,并且会在今年第一季度内回片点亮,4月份完成实车系统部署。
据悉,目前SuperDrive实现了全国泛化,将在2025年Q3正式上车量产。算力有了保障,接下来就是算法、数据和工程能力。量产交付才是每一个方案团队的终极大考。
没有「银子弹」,应解决「真正问题」
过去一年多,智驾方案的营销话术逐月迭代,“端到端”和“大模型”,让人们耳朵起茧。苏箐“产品应该解决一些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天天不活在营销里”的观点,属实说出了看客的心声。
“我干了这么多年,对每年出现的新概念、时髦的词,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苏箐认为,自动驾驶要超越人,价值才有拐点式的跳跃。
如果不跟人比较,非要选一个对标对象,他“还是会选择FSD”。这句话显得非常坦诚。
理由也很简单实在,“至少他们已经证明了这些东西是Work,我们就要去做。”这也是FSD最新版上线,包括Waymo在L4独领风头之后,很多智驾人的态度:别人跑通了,就勇于尝试。
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 苏箐
所以,SuperDrive的模型架构也与第一梯队的其他方案大体相当。用苏箐的话术即,“选择一条务实的道路”。
“系统的内核完全是一段式的端到端算法架构,在数据比较稀疏/短期内用更大数据量也很难收敛的时候,也会用经验规则。”这套双并行的系统,即取“端到端”的上限,用规则兜底下限。
他认为最重要的,应该去解决一些真正的、正确的问题,而不是天天活在营销里。比如“上车以后5分钟,用户能不能感觉这个系统是完全与众不同的,是可以信赖的。”
这一目标在2025年有两个重点:一、把一段式端到端的类人性做上去,车能在人的预判之前把动作做完;二、把车的紧急监管安全性至少提升100倍。对此他直言,“非常难,但是我们正在做一些努力,也有了一些新的方法论线索。”
众所周知,因为中国的城区问题非常有挑战,即使特斯拉的FSD获批进来,也要面对这种复杂性的挑战,表现也要打问号。
对于中国城区这种复杂系统,“没有银子弹,没有一招制胜的方法。”
苏箐认为,复杂系统的正确做法是,“有一个很Strong的工程团队,把系统和底座做得非常Solid(坚实)。不断集成新技术,使用起来,知道它的边界,不断地往前滚动。”
打造「类人感」:三大技术国内首发
在「类人目标」指引下,和工程能力支撑下,最终SuperDrive这套一段式端到端+规则的并行系统,在世界模型、VLM、VLA等赋能下首发了三大技术能力:
一、国内首次在行车场景中融合倒车能力。应对极窄路口掉头场景,能像真人司机一样“倒一把”再掉头(三点式掉头)。 上海最繁忙路段不间断“点到点”智驾全场景贯通,复杂城区接管率/MPI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二、国内首个支持全场景漫游模式。不设置导航目的地,主驾即可开启智驾系统。例如当智驾领航进入封闭园区,却没有合适停车位时,车辆可自动在园区内继续行驶,像人类司机一样“绕圈等人”。
三、自主规划智能领航路线:智驾系统可以像人类司机一样,结合实时变化的路况导航信息,智能规避拥堵路段、自主规划效率更高的路线。
此外,行业首创环境实时渲染,HMI沉浸式展示道路信息和结构、树木、行人、两轮车、小猫小狗甚至交警、文字路牌,在屏幕上都能实时感知呈现。
这些技术特质,无不验证了余凯的话,“懂车且懂人的产品,所以这个人的味道一定要出来,to C的品牌建设是我们最近的思考。”他甚至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产品层面扎得深,甚至扎到整车底盘调校层面打磨产品。
撑起生态的高度,打开边界
SuperDrive发布之后,看到地平线亲自上阵做高阶智驾方案,有人怀疑其是否还坚持生态为王。事实上,余凯的出发点,恰恰是为了撑起生态的高度。
“我们定位还是Tier2,我们相信的不是一棵树,是森林。”
可以说,正是因为判断3年拐点来临,裂变将至,持续生长,能够捅破天的玩家,越发可能凤毛麟角。
“我们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把生态的整个高度撑起来,这样,所有的合作伙伴、所有的Tier1合作伙伴、所有软件的合作伙伴、所有硬件的合作伙伴、传感器的合作伙伴都是受益者。”
为生态打样,将赋能地平线2025年的另一目标:“向下扎深根”,将跨越1000万量产大关。这是地平线坚持科技平权的成果,也必须更广泛地联合车企、合作伙伴,让智驾创新生态繁荣。
“地平线是外卷型企业,我们在乎的是怎么拓宽边界,而不是在边界内不断地内卷。把整个边界撑开,将是无限广阔的商业空间,和合作伙伴去共享。”
近3年,地平线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到2023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3%。地平线已经是中国最大规模量产的智驾科技公司,在自主品牌智驾市场市占率第一,“每三台智驾车就有一台使用地平线”。
余凯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远眺地平线,在目之所及的广阔土地上,所有的车辆都能搭载地平线的智驾计算方案。
他开玩笑地说,愿意为所有的合作伙伴做“CE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甚至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都可以,为了卖货,“E”不容辞。
结语
地平线港股上市之后,余凯表示,不在意股价波动。
他相信巴菲特的话,相信长期主义,相信价值主义。而巴菲特作为长期主义的投资意见领袖,总是推崇那些建立起护城河的公司,认为护城河是稳定性和定价能力的屏障。
地平线一直在打造两条护城河。一是软硬结合的技术能力和工程能力,研发人员占总员工70%以上,每年数十亿元的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二是生态能力。
余凯说他真正在意的是,“产品是不是真的人们喜爱,品牌是不是真的深入人心,团队打造是不是真的朝着世界级发展,是不是有更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地平线……”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