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中旬起,广东等多个华南沿海城市的海边,毫无征兆地被大量 “球形棕囊藻” 占领。这些密密麻麻的藻类疯狂生长,所到之处,海水变色,也宣告着赤潮的汹涌来袭,给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灾害性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根据其引发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常见有红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本次赤潮的优势藻种是球形棕囊藻,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藻种。本次过程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深圳、广州、中山、珠海、阳江、广西北部湾、海南都发生了赤潮现象,目前已经出现了近一个月之久。不过,自然资源部门最新监测显示,目前赤潮发生面积已明显缩小。

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罗军表示,最近广东省包括华南三省区的天气比较好,日照充足,长时间没有下雨,这种天气非常利于赤潮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时间一般可以持续一周到几个月,目前此次赤潮发生面积已处于减小趋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消散。此外,这个季节是球形棕囊藻赤潮的高发季节,接下来三到五月份,华南沿海将迎来夜光藻赤潮的暴发高峰期。


专家表示,此次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会危害海洋生物。这种藻类球体破碎后的分泌物会附着在海洋生物的鳃等器官上,导致海洋生物难以呼吸。同时,大量藻类繁殖会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球形棕囊藻细胞内会产生溶血性毒素,会导致海洋生物中毒甚至死亡,并且赤潮死亡后分解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专家提醒不要去赤潮发生海域区域赶海游玩、购买、食用赤潮发生相关海域的海产品。此外,由于球形棕囊藻的体积较大,对核电取水安全也有隐患。

赤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成因包含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赤潮生物本身的存在并过度繁殖;外因包括气象、化学因子、地形、营养物质、洋流影响、人为因素等。气候方面,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等通常会导致赤潮的形成。地形上,封闭半封闭的浅海或内海的地形利于赤潮生物的繁衍,因为这类地区风力小、海水流速缓、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会使得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明显。洋流能加速赤潮生物在地域上的扩展。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海水富营养化也是重要因素,海水中的营养盐类(主要是氮和磷)、微量元素(铁、锰)及某些特殊的有机质(维生素、蛋白质)是赤潮生物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满足了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成为赤潮暴发的基础。而人为因素方面,由于生产生活废水的增多,加之环保法规不健全、环保措施不得力,大量含氮、磷的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河湖,最终流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为了减少赤潮的危害,人们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以加强赤潮监视,开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利用社会教育和宣传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重视海洋环境。

烟海e家编辑 赵峻生 综合 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广东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