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饲料投喂和清理都由机器操作。本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冬日,长沙浏阳,走进干净整洁的养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在恒温恒湿环境下,机器臂将放置不同龄期家蚕的白色蚕具移送至传送带,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过程未见一片桑叶。
这一颇具未来感的场景,正是传统养蚕业在科技加持下实现技术性变革的生动写照。
作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传统优势区域之一的湖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由此而来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更是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走进多家工业化养蚕企业和科研机构发现,古老的养蚕织丝,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以“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全新姿态,迎来发展的新曙光。古老丝绸“向新而变”。
工人们在检查蚕茧。
突破困局从改变“吃住”开始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在全球蚕茧、蚕丝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家蚕寡食性的特性,使得传统“一家一户种桑养蚕”模式面临诸多困境。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桑叶产能的波动更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难以满足丝织品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养蚕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工业化浪潮中,合成纤维等新型材料不断涌现,逐渐主导市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养蚕业劳动力资源日益短缺,传统养蚕业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被边缘化。此前,一度热闹的养蚕村变得冷冷清清,蚕房废弃、桑树荒芜。
记者走访发现,为突破这一困局,湖南、浙江等地率先探索新的生产方式。
蚕以桑叶为食,寡食性特征明显,因此传统养蚕有季节限制,只能“靠天吃饭”。如何改变蚕的食性,提供蚕生长所需营养,是工业化养蚕必须攻克的难关。
记者走进位于湖南省浏阳市的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茧新科”),在其工厂化的养蚕生产线上,每日有10吨-15吨蚕茧下线,却几乎找不到一片完整的桑叶。
近距离观察,这里的“蚕宝宝”居然不“挑食”——豆粕、玉米、桑叶等磨成粉末,辅以维生素等多种添加剂,制成营养丰富的“宝宝餐”,“蚕宝宝”们正大快朵颐。
从只吃桑叶,到广食加餐,秘诀何在?
“种业创新是关键!”中茧新科首席科学家崔为正告诉记者,近20年来,通过不断尝试用桑叶以外的东西喂养家蚕,筛选出生长发育良好、性状优异的个体留种继代,成功培育出实用性强的广食性蚕品种。
实验室里,科研团队首创的家蚕膨化颗粒饲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
“工厂里的蚕一生约31天,我们只需给它投喂6次饲料,且投喂、清理等工作大多由机器自动完成,突破了千年传统养蚕的春秋两季季节性限制,实现一年365天不间断生产。”崔为正说。
作为变温动物,家蚕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适宜温度为22-28摄氏度。为解决家蚕的“居住”问题,崔为正和科研团队研制出注塑厂房、智能化养蚕生产线,并建立环境控制系统,让“蚕宝宝”住进恒温恒湿、洁净无菌的养蚕车间,破解了传统养蚕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的难题。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工人和来访者需要穿上专门的防护服,戴上手套。颜色各异的蚕,已经住上了“空调房”。
注塑车间里,多台注塑机正开足马力生产蚕筐和食槽板等物料,注塑机上方的五轴机器人,利用机械臂将生产好的物料进行收集堆叠,在一旁充电休息的背负式AGV机器人,在接到指令后,将堆叠好的物料搬送到指定位置储存。
在智慧养殖大数据中心,注塑车间、饲料车间、清洗车间、养殖车间、采茧车间等所有生产环节均实现可视化与智能控制。当“蚕宝宝”进入第五龄期,开始吐丝结茧,这一过程持续8天,完成后通过提升机被送至裁剪车间,自动化裁剪设备将蚕茧输送到传送带上,雪白的蚕茧倾泻而下,场景蔚为壮观。
“解决蚕的吃住问题是推动工业化生产的重要一步。”崔为正介绍,团队建立了一套适合家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控制及防病防控体系,研发出喂料、蚕具清洗消毒、采茧等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精准化配料、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控制和可追溯化质量管理,为工业化养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吃得更多样,喂养更科学,这些看似小小的变化,正在助力丝绸业“涅槃重生”。
产线上雪白的蚕茧。
科技和人才是“关键变量”
无独有偶。浙江巴贝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也曾探索新式养蚕的技术。2012年起,该公司联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多家院校和研究机构组建科研团队,围绕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养蚕工艺、智能化养蚕器具与装备、蚕资源综合应用等领域开展研究,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学科建设与交叉、科技产业联盟建设等诸多途径,研究解决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的难题。
巴贝集团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蚕”“桑”分离,使车间里的蚕能够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产茧。相比传统种桑养蚕,可节省96%的桑园面积,劳动生产率提高近500倍。2023年,浙江省工业化养蚕产蚕14650吨,同比增长一倍,占全省蚕茧总产量的58.37%。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副主任李一平介绍,巴贝集团是行业先发者,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中茧新科也类似,其养蚕育种技术同样来自高校科研人员的研发,但产能要大得多。
“‘蚕宝宝’吃的不是传统的桑叶,而是通过几万次调试复合而成的饲料,这种研发如同在一座荒岛建立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项目,而是一个多技术集成的项目,包括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病害防治、生产设备、养蚕车间等,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没有先例可循。”中茧新科副总经理刘丽说,科技和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眼下,全国在本科阶段开设蚕桑养殖专业的仅有江苏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为了寻得志同道合的科研人才,他们几乎访遍了行业顶尖人才,聚焦产学研用与校院所企协同发力。
刘丽告诉记者,他们最终与山东农业大学、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省纤维检测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关系,最终突破饲料蚕品种选育、饲料配方优化、智能化饲养、高效缫丝技术、蚕丝混纺技术等关键环节。
恒温恒湿的车间里,“蚕宝宝”享用着机器投放的饲料。
羽化成蝶,“缠”出锦绣产业
根据2023-2024年中国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报告,2023年我国蚕茧产量76.29万吨,生丝产量12万吨,蚕丝仅占服装纤维总量的1.7‰左右。近3年来,桑蚕茧市场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刘丽等人此前在浙江做丝绸加工生意。在这个行业多年的摸爬滚打,她和同事们逐渐意识到,要想壮大桑蚕丝绸行业,首先要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最后选定在湖南发展——湖南拥有深厚的桑蚕产业历史底蕴,自西周起就栽桑养蚕,湘绣更是闻名遐迩……
“数字赋能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落户湖南长沙的浏阳经开区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园区也成立了工作专班。该项目取得了“强省会、兴产业”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截至2024年11月,项目一期建成23.8万平方米厂房及附属设施,已正式投产。主体车间建设工期缩短60%——刷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试产的“湖南速度”。
湖南浏阳经开区工作人员表示,项目三期全面投产后可年产蚕茧50万吨,产值超300亿元。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借助全机械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大幅提高高品质桑叶的产量和生产效率。目前,中茧新科已在湖南湘西、浏阳及新疆等地发展桑园基地近8万亩,带动65万亩桑园种植。
“目前,这种自主研发的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工厂化养蚕模式,让古老的丝绸迎来了颠覆性新生。”李一平说,传统的簸箕养蚕,一平方米能养500-600只蚕,一般养殖5层左右。实现工厂化养蚕后,一平方米塑料筐能养2000-3000只,最多可以养46层,一整个生产周期仅需31天,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了1000倍。一期满产时,一天可生产105吨茧。
李一平告诉记者,目前,人工饲料养蚕的蚕茧品质与桑叶养蚕的蚕茧相当,且质量更稳定、可追溯,能够生产出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的高品位、高质量生丝。
这个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突破的不仅是养蚕产茧方式。
李一平表示,团队已成功研发蚕丝短纤维混纺新技术,将蚕丝短纤维化处理后,与棉、麻、羊绒等纤维材料高效混纺,在保留蚕丝原有特性的同时,解决了丝绸产品“易起皱、易老化褪色”的问题,显著提升了产品色牢度,使面料更加美观耐用。
“丝绸是国宝,也是彰显中国文化的古老名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李一平表示,在科技的引领下,古老的蚕桑丝绸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更在现代社会中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有望续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蚕丝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由传统的服饰纤维,华丽转身成各式各样的功能材料,可以做成血管、敷料、仿生人工骨等,一粒蚕茧经脱胶溶解,再由溶液变为冻干粉,最终成为化妆品级和医用级原料,满足了人们对丝绸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保健化的不同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补充了关键一环。
“有的人正在用这些产品,但可能不知道原材料就是一粒蚕茧。”李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