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陈佩斯,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演员、导演,大道文化创始人。代表作有《瞧这一家子》《好大一个家》,《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托儿》《阳台》《戏台》《惊梦》 等。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临近春节,春晚成为高频词。那些停留在记忆中的春晚经典角色,至今仍为观众所津津乐道,频繁“考古”,而陈佩斯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春晚舞台上给人们带来了《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2001年,陈佩斯转战话剧表演创作和研究,陆续执导并主演舞台喜剧《托儿》《阳台》《戏台》《惊梦》等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优质佳作。
在喜剧艺术的广袤星河中,陈佩斯,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恒星。
大雪纷纷,一曲惊梦,皆付与颓垣离魂。
2个多小时没有一分钟不在戏里,本子好,表演好,舞台好,新年第一戏。
讽刺得真高级。历史跃然纸上,荒谬又幽默。整个班子都是精兵强将。
陈佩斯老师太棒了!看着他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就能拉着观众席上的你走进故事里去!好神奇!
陈老师演技真的好好,那音调那眼神那动作,像极了大历史下的小人物,茶馆里皇城下的人 感觉已经可以预定年度最佳了。
1月9日—12日,由陈佩斯导演、主演的话剧戏台三部曲之《惊梦》,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连演四场,场场爆满,好评不断。作品经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了陈佩斯本人。他从创作理念到表演实践,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到对行业后辈的期许,进行了细致且深刻地分享。
△陈佩斯
一切喜剧
都有一个悲情内核
《惊梦》讲述了战乱年代昆曲大班和春社班主童孝璋(陈佩斯 饰),为保戏班一大家子的口粮生计,绕道至平州演出,却不得已为在此对垒的两军分别演出。内忧外患之下,一系列阴差阳错接连发生,和春社内外众人都在飘摇的命运中,身不由己,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唯有昆曲婉转悠扬传唱不绝。理想与信仰、求生与赴死、长情与无情……一幅关于生命与生存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观众眼前。
△《惊梦》融入昆曲元素
自2021年首演问世,《惊梦》常演不衰、屡获好评,被奉为“最震撼话剧”“最不容错过剧之榜首”“中国原创话剧天花板”“原创戏剧之顶流”。
谈及作品深受喜爱的原因,陈佩斯毫无保留:“我觉得一个是喜剧技巧中的悲情内核。我认为一切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核,尤其是在创作上角色,以一种低姿态出现,让观众感觉是在俯视角色,从而产生一种‘差势’的存在,产生一种戏剧效果。另一个是创作从生活中取材,尤其是像《惊梦》,讲述的很多都是我父亲那个年代真实发生的故事,像王虎、招娣,都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整体就显得很真实、很质朴、很有‘老味儿’,我们的观众就很爱这种‘老味儿’,应该这也是观众很喜欢的原因。”
△《惊梦》剧照
创作中,将现实题材转化为舞台上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部作品从0到1、从无到有,需要几个阶段,陈佩斯解释:“首先肯定是要深度地去体会所创作处的生活的环境,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去生活里面抓素材,想要坐着就创作出作品,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以一种很低的姿态去创作,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不要去俯视你创作的人物,也不要去俯视观众,尤其喜剧的创作一定是要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产生出一种‘差势’,让观众俯视你这个角色,这样才会去激发他的笑;最后就是需要时间,创作一定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打磨的。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慢就是快’,有时候我什么都不做,就盯着剧本,去专注地创作,这样才会有作品慢慢出现。”
融入个人特质,
专注小人物
从电视剧《瞧这一家子》《夕照街》《爷儿俩开歌厅》,到春晚小品《吃面条》《卖羊肉串》《主角与配角》,再到《戏台》《惊梦》等,在陈佩斯的作品里,小人物总是跃然台上,鲜活且极具代表性。
“我最初与父亲一同演戏,便从小人物演起,此后也一直演绎小人物的故事。许多创作角色与我自身相似,融入了我的个人特质。比如在《戏台》和《惊梦》中饰演戏班班主时,我能产生强烈共鸣,这或许就是角色鲜活的原因。”如何从这些平凡之处提炼出深刻的喜剧元素和人生哲理,陈佩斯也有自己的方法,“需借助喜剧技巧,从生活体验与感悟出发,深入体会角色与所处时代,才能提炼出精彩内容。”
△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演对手戏
喜剧作品中讽刺社会现象,如何拿捏分寸是个关键问题。陈佩斯耐心解答:“这个是涉及喜剧技巧的问题,要不断地去尝试是否是讽刺的过度、是不是不在点上,像化学实验一样,慢慢勾兑去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这个靠经验,看你对观众的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你这样写观众是否能够接受、能够领悟你的含义;也看你自己对于喜剧的技巧能够运用到什么样的程度,是需要不断地在与观众的交流和打磨中与领悟的一个东西,要靠不断的实践去得到一个合适的结果。”
△《惊梦》剧照
从舞台到荧幕,再回归舞台,多样的表演经历让陈佩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感慨道:“其实真正好的演技都是通过一场场现场表演,与观众频繁互动才能磨炼出来的。就算是之前我在电视节目上表演的小品作品,也是在上百次的现场和观众的切磋中才走到镜头前去表演的。所以对我来说,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荧幕表演,对我的技巧提升来说,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两者可能是会在表演的节奏、表演的幅度上会有不同,但总体都是要在每一场、每一个镜头的反馈中不断地去学习,去调整。”
对话:“应了的戏就得给人唱,这是祖师爷定下的规矩”
封面新闻:《惊梦》融合了昆曲,在创作时如何平衡传统元素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此前您和莫言老师对谈时,均提到了戏曲对自己的影响。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因为《戏台》《惊梦》喜欢上了传统戏曲。您怎么看待传统戏曲对年轻人的影响?如何看待现在的“国潮热”?
陈佩斯:本身昆曲就是一个很美的艺术,而且现在的观众不是不能欣赏这样的美,像我们演出经常会有很年轻的观众来看戏,都觉得很美,哪怕听不懂它都会觉得很美,因为它本身就是从我们的民族中生长出来的一种艺术,你只需要把它的美提炼、展现出来。现在年轻人爱看戏肯定是一件好事,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其实戏曲对人的影响不是影响一代人,也不是现在才影响,而是祖祖辈辈的人都受影响,其实就是一种从血脉里生发出来的文化的传承。
封面新闻:戏大于天是您的坚守,哪怕生病、高烧,您依然以超级饱满的状态站在舞台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舞台上的源动力是什么?演了这么多年,您为何还在不断挑战自我,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尝试新的喜剧风格和表现手法?
陈佩斯:就像我们戏里说“应了的戏就得给人唱,这是祖师爷定下的规矩”,生病也好,发烧也好,观众都买了票等着看你的戏,那就是得给人家卯上。而且一个是我确实还是喜欢舞台,舍不得这些喜欢你的观众,舍不得演出的这一方戏台。另一个,就是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任务,就是不断地去拓展喜剧的边界,去不断地去尝试新的形式,创作新的作品,我一直认为自己有探究喜剧的任务在身上,所以就是要往前走,带着喜剧一起往前走。
△《惊梦》剧照
封面新闻:如今的喜剧行业不断发展变化,您觉得现在的喜剧和您当年所做的喜剧,有什么变化?
陈佩斯:变化太大了。现在喜剧创作的形式更多了,话题和内容也逐渐地多元化,不再那么闭塞,像我了解到的脱口秀,看到很多年轻人都创造出很有深度的作品,我觉得特别好。
封面新闻:这两年的喜剧综艺频频出圈,也有一些新人喜剧演员被更多观众看到,对于当下很多年轻演员想要进入喜剧领域发展,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陈佩斯:其实在喜剧领域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在和观众的沟通、接收到反馈的过程中去打磨和成长,像我之前所说的一样有时候“慢即是快”,沉下心来慢慢地去成长、雕琢,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技术,去理解喜剧的内核,才会有一些自己对于喜剧的心得体会,才会更深入地去创作喜剧。
图据大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