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人找到袁天罡拆字,写了个"一"字,问其妻子病情。袁天罡直言其妻已经去世了!其人怒:来时尚且稳定,你怎么会如此来说?
在雍正四年的科举考试中,查嗣庭作为江西的主考官,从《诗经》中抽取了“维民所止”作为考题。
这一句话,本意描绘了广阔土地上百姓的居住之所。
然而,考后,部分考生解读这句话中的“维”和“止”两字为暗示对雍正皇帝的不敬,因为这两字去掉头部恰好是“雍正”二字。
雍正皇帝对此解读极为不满,认为查嗣庭利用科举题目进行暗示。
于是,查嗣庭被革去职务,不久后在狱中惨死,其尸体被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株连九族。
此外,所有名列前茅的考生也受到了牵连。
此外,测字在古代常被用作解读命运的一种方式。
袁天罡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在天文、地理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还精通相面和占卜。
有一次,唐太宗向袁天罡提问大唐衰亡时间。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袁天罡深知在天子面前言辞不慎,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他给出了一个看似荒诞的答案:“待猪上树时。”
猪攀树是不可能的,袁天罡有意让唐太宗意识到大唐衰亡的事情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种精妙的预言也方式在《推背图》一书中得到了体现。
袁天罡与李淳风共同编写的《推背图》被誉为一部预言宝典。
第十卦象中过巧妙的象征手法,指向了“朱”姓。
通过将“八”和“牛”结合起来形成“朱”字,这一符号揭示了大唐末期朱温的崛起。
公元907年,朱温杀死唐昭宗,将其后宫、王公贵族屠杀殆尽,最终自己篡位称帝。
袁天罡在晚年时留下了一则预言,声称自己将在四月的某个时刻离世。
历史最终证明,袁天罡的去世,发生在一个芬芳的四月时节。
此外,袁天罡在唐太宗时期曾通过占卜暗示,未来将会有一位女主称帝,这一预言得到了印证。
虽然唐太宗一度对此有所警觉,但仍未避免。
有一次,一位男子带着妻子病重的忧虑来求他测字,简单写下了一个“1”字。
袁天罡看后断言该男子的妻子将于当天去世。
男子急忙质问为何如此肯定。
袁天罡解释说,“1”字既是“生”字的末笔,又是“死”字的开头,且当天为八号,而“八”字与“一”字相似。
尽管男子不信,袁天罡的推算却最终成真。
李淳风也以其预测闻名。
一名男子请李淳风测字,希望了解妻子的孕情。
他写下了一个歪斜的“龙”字。
李淳风看后表示字形的歪斜及下方多出的点表明,妻子难产的几率较高。
更令男子担忧的是,字形类似“聋”字。
李淳风还根据面相断定,尽管难产,但母子平安。
果然,几天后妻子顺利产下一个男婴,孩子最终确实是聋子。
关于测字的故事还有很多。
此外,唐玄宗在天宝年间的一次微服私访中,他用一块瑰玉作为测字费,请求测字先生解读“瑰”字。
结果,测字先生将“瑰”字解为“鬼玉”,暗示唐玄宗将会到达一个带有“鬼”字的地方,并在那里丢失宝玉。
事实上,这预言后来与安禄山的叛乱和杨贵妃之死相关联。
谢石曾带着一身才学漂泊至东京汴梁,以测字为生。
宋徽宗也听闻了他的能力。
宋徽宗亲自写了一个“朝”字,并指示身边的小太监将其送到谢石处。
谢石微微一笑,道出‘朝’字由‘十月十日’组成,是皇帝御笔。
听到这个分析,小太监顿时心悦诚服,赶紧回去将谢石的断语报告给徽宗。
徽宗将谢石召入宫中,令他为宫中的嫔妃们测字,结果一切预测都准确无误。
徽宗大为赞赏,赏赐了谢石丰厚的金银。
谢石的精确分析并非偶然。
宋徽宗的瘦金体独具特色,字形与民间字迹大为不同,而小太监的嗓音细弱。
谢石的观察不仅仅依靠字形,更将多种细节因素综合考虑。
谢石的测字技艺被传颂为一代宗师,而在他之后,周生善也成为了与他齐名的测字大师。
周生善有一次为赵鼎与秦桧测字,依据两人的“退”字分别作出不同的预言,最终也应验了历史的走向。
参考文献:[1]曹石珠.拆字≠测字——关于第六版彩图本《辞海》“拆字”词条的订正[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4):76-7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