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14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村的活动室里,十几位妇女围在一起,正做着剪纸手工。完成的剪纸堆在一起,有大红喜字也有成对的鸳鸯,制作精美。她们一边忙着手上的营生,一边聊着村中家长里短。阳光洒在桌上,驱散了冬天的寒冷。
这个因兴趣而聚在一起的一群人,还有另一个名字:乡村志愿“帮喜团”。
每当村里有新人结婚时,这些有剪纸、锣鼓、喜茶果等传统手艺的村民便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前来帮忙。婚礼前,大家一起炸喜干粮,蒸喜饽饽,搭配上精心剪制的“囍”字,作为新婚礼物赠予新人,并向他们讲述新事简办的好处,引导村民摒弃陋习,拥抱新风。婚礼当天,“帮喜团”还为新人准备了锣鼓、秧歌表演,布置简约又不失精美的新式婚礼现场,带动着周边地区形成了文明嫁娶的新风尚。
在活动室里,“帮喜团”成员聚在一起剪纸
“帮喜团的工作其实也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三河埠村村支部书记毕记花说道。“几年前我就注意到村里结婚压力大的问题。当时结婚讲究气派,婚宴要到市区酒店办,随份子的钱也一家比一家的多。婚礼办不起,人情还不起,本来是两家人的喜事儿最后都成了负担。”
变化就发生在2020年。“当时也是几名妇女凑在一起剪纸,期间就聊起来村里人结婚的事儿。”毕记花回忆道:“我也在一旁,正好听到村民纪秀云要给儿子筹备婚礼,感叹压力很大,我就提议说‘老姐你要不带个头,婚礼办的简单些,到时候咱身边人也一块去帮帮忙,这事儿不就办成了?’”
纪秀云听了觉得可行,但又怕新娘家那边有意见,于是把亲家母请到了剪纸活动室里,两家人一边学剪纸一边聊家事,一来二去,在毕记花和其他人的引导下,新娘家也认可了这个提议,说:“婚礼只是一时的,小两口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后来婚宴从市区酒店改到了镇上,结婚当天亲家还亲自为新人送上了自己剪的红喜字,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整个婚礼顺利结束。聊起当时的情况,纪秀云仍很感激:“给孩子置办婚礼时我们操了很多心,酒席、彩礼、人力,方方面面都要花钱。后来多亏毕书记在中间牵线撮合,两家人把婚宴和彩礼的标准都降下来了,加上身边这些姐妹们的帮忙,整个婚礼给孩子省下了近两万块钱。”现如今,纪秀云已经当上了奶奶,亲身经历过“帮喜团”给一家人带来的帮助后,她也选择参与进来,去帮助更多的人。
有了成功的先例,“帮喜团”和婚礼新办的工作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只要收到村里有人结婚的消息,村里便有专门负责的人员,通过微信群提前一个月到一周,将大家组织起来,一边倡导移风易俗,一边帮忙置办婚礼。当发现无需高档酒席、高额彩礼也能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加上“帮喜团”里里外外地忙活,村民也都逐渐接受了新式文明婚礼的理念。截至目前,三河埠新村“帮喜团”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拓展至全镇,已服务全镇21对新人,帮助节省资金达10余万元。
“帮亲团”在新人结婚当天送上剪纸作新婚礼物(于铠源 摄)
“能将移风易俗在全镇推广,我们镇政府也提供了很多支持。”毕记花说,“在听说我们成立了‘帮喜团’后,镇上也陆续给我们配备了充气拱门还有锣鼓队。不仅如此,政府还与镇上部分酒店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当新人选择在这些酒店举办婚宴时,酒店会提供有明确价格标准的婚宴套餐,帮助新人降低婚礼成本。”
在三河埠村的影响下,大场镇各村也陆续有了自己的“帮喜团”,三河埠村“帮喜团”成员在帮镇上新人置办婚礼同时,还会为各村“帮喜团”成员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婚礼大操大办的麻烦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毕记花也深知,真让村民改变行动也并非喊个口号就能成的事儿——新郎新娘都是各家的孩子,要是弄得太简单岂不是感觉亏待了他们?要想破除长久以来盘踞在心里的以排场论面子的观念,除了宣传引导,更要用实际行动让人们看见变化。
在毕记花看来,其它的村规民约也是一样的道理,再多的条令,不如走到村民面前,亲自和他们聊一聊,从日常的潜移默化中,让大家形成集体的共识。“因为我们当地一直有剪纸的习俗,所以我就专门布置了一个活动室,供村里妇女在空闲时间来剪剪纸、聊聊天。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会刷手机,真正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反而少了,组织集体剪纸、跳广场舞,也是给村民一个社交的平台。”当大家都聚在一起,有事说事有理评理,很多工作就好开展了,“帮喜团”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的。“每次有村民结婚,大家都会聚到新人家里,一起炸喜干粮,布置新家。与其说来帮忙,其实更多的是凝聚了集体的感情。”
在三河埠村,年轻人和男性大都选择到外面打工创业,留在村里的,多是50岁以上的女性。毕记花坚信,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新年伊始,毕记花打算,在“帮喜团”的基础上,同时组织村里的“五老”队伍,成立“红袖三河”志愿品牌,在移风易俗、结亲说媒、上门帮扶、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安臻 通讯员 刘伟 于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