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我们迎来了冬日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大寒之后是立春,冬去春来,开启新一轮的循环往复。大寒前后,年味渐浓,作为辞旧迎新的关键转折点,民间有“大寒迎年”的风俗,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筹备过年的东西,还有“做牙祭”“扫尘”“贴年红”等习俗,浓浓的节日氛围传递出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盼望。

由北京市文旅局和国际在线联合推出的“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系列短视频大寒篇,聚焦剪纸和“烤肉季”烤肉制作技艺两大京味非遗,为您全方位展示老北京的满满年味儿。

寒尽春生,大寒民俗知多少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由此可见大寒时节的寒冷。虽然寒冷,可由于大寒临近春节,其习俗中颇有辞旧迎新的意味,代表性的民俗有食糯、扫尘、纵饮、做牙祭、贴年红等。所谓“食糯”,就是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一口温暖软糯的糯米制品入口,冬季的寒冷似乎也一扫而空了。而“做牙祭”亦称为“做牙”,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仪式,祭拜完土地公之后,雇主通常会把祭品分给伙计们改善伙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亦是进补的好时节。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蔬菜,以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阳气升发的气候特点。此外,大寒时节也要注意头颈、腰、膝、踝部位的保暖,预防感冒、头痛、颈椎病发生。

从剪纸到烤肉,京味非遗年味浓儿

大寒民俗之一的“贴年红”,即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也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的是无穷韵味,凝聚起万千祝福。‌中国剪纸文化历史悠久,流派多样。北方剪纸以简洁明快的线条为主,南方剪纸则更注重细腻的刻画和细节的把握。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人们常用剪纸来装饰房屋,营造喜庆的气氛。满目的红色里,年味儿便也呼之欲出了。


“大寒”主题剪纸 摄影 董晓丽

而说到年味儿,吃一定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人说起烤肉,一定会提到“南宛北季”,即南城的“烤肉宛”和北城的“烤肉季”。南城“烤肉宛”专注于烤牛肉,北城“烤肉季”则以烤羊肉见长。

“烤肉季”诞生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清代什刹海荷花市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市,从七月中旬持续至九月初九前后,此时,创始人季德彩就会推车到银锭桥畔支摊卖烤羊肉,香飘十里,吸引不少人前来光顾,烤肉季的名号也就慢慢传开了。其后,季家烤肉技艺经几代传承,日趋成熟完善,逐渐由摊商变为坐商,在银锭桥畔建立“烤肉季”字号。从创立至今,“烤肉季”从未离开什刹海,已成为这一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名吃。2008年,牛羊肉烹制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没有什刹海,就没有北京城”

什刹海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湖边垂柳掩映着宽宅大院,周围各类名胜古迹林立,漫步其中,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商业繁华交融,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

一句“没有什刹海,就没有北京城”道出了什刹海之于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地位。大运河北京段的什刹海在700多年前曾是京城繁盛的漕运码头,《元史》中用“舳舻蔽水”四字描述当时的盛景。


什刹海 图源 首都之窗

元代定都大都(位于今北京市区)后,为解决大运河运送到通州的物资进都不便的问题,郭守敬被任命主持贯通通州至大都运河的工作,即打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最终,郭守敬找到了充沛水源、设立二十四闸,使漕船逆水行舟,沿通惠河从通州驶入大都,把各地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送进北京城,而这终点即如今的什刹海。

现如今,什刹海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湖畔,两岸烟火气升腾,各类咖啡馆、酒馆林立,于轻松的氛围中,让您感受北京独特的松弛感;恭王府、银锭桥、鼓楼……周边各类景点密集分布,带您看尽北京的悠悠历史。(文/韩嘉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