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主干路上的停车场,近日集体“抬”起收费杆,向市民临时免费开放,它们是芝罘区庆栋、锐新、莱山区玉岱大厦三处停车场。据了解,这三座停车场已全部拆除收费公示牌、临时使用房屋等停车配套设施。市民春节走亲访友、逛街购物,又多了数百个可以让爱车“歇歇脚”的车位。

沿街乱停车少了

烟火气留住了

收费杆抬起,不但让车辆“居有其所”,更留住了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胜利路、华茂街交叉口的锐新停车场,收费杆抬起后,车辆出入格外迅速。“以前停车场收费时,不少中午来吃饭的客人,为了省几元钱的停车费,都选择把车临时停在路边。”在胜利路上经营一家快餐店的蔡女士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被“贴条”,自己还得经常出店帮忙瞅一眼。“现在杆抬起来了,原本利用率不高的车位派上用场了,街边乱停车也少了。”

记者观察发现,停车场周边仅餐馆就有10余家,另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及超市、服装店、家纺店、书店等业户。正午时分,周边上班族和居民纷纷外出就餐、逛街,加上前来取餐的骑手,车辆也逐渐多了起来,而胜利路、华茂街均只有双向四车道,不少车辆纷纷进入停车场临时“歇脚”。临近“饭点”,这处仅有30个车位的“口袋停车场”,靠近胜利路一侧的车位基本停满,着实物尽其用。

在位于北马路和海港路交叉口的庆栋停车场,记者粗略观察发现,中午时段该停车场的“上座率”已经超过了3/4。此前,这处4824平方米的地块被私自占用,作为经营性停车场使用。去年11月起,芝罘区住建局向该停车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约谈停车场经营者,要求停止经营收费。如今,停车场已将标识牌拆除,原收费人员临时使用的房屋已经锁闭,现场已停止收费。

去年11月,海港路由此前的双向六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通勤承载力提升的同时,周边振华商厦、大悦城、阳光100、南洪街等商圈停车矛盾逐渐凸显,收费杆不见了,也让拓宽后的主干路“配套资源”进一步丰富。“上周末,我到阳光100一家婚庆公司办事,担心商圈停车不方便,开始准备打网约车过去。店家告诉我商圈对面就有免费的停车场,到了一看还有不少车位,的确很方便!”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

中心三区

仍需1.75万个停车位

买车容易,学车容易,但停车最不容易。烟台中心区停车,到底有多难?

伴随着汽车普及率日益增高,停车场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者查阅2023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18.69万辆,每百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辆,相当于每3个人就有一台车。

迅猛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给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带来了空前挑战。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市民反映停车难最集中的中心区,共有停车点位43万个(芝罘区约22万个,莱山区(含高新区)约21万个),其中,公共停车场2040个、13.1万个停车位;配建停车场1643个、27.9万个停车位;路内停车泊位2.07万个。目前,中心三区机动车保有量约49万辆,按照停车规划配比,应该为1:1.2,约58万个停车位,标准停车位缺口在15万个左右。即便算上具有停车条件但没有规范停车点位约13.25万个(包括路边违停点位、小区内部道路停放点等),仍需解决1.75万个停车位。

而另一个令市民挠头的现实,是“停车难”地段主要聚集在老旧小区、景区景点、重点医院、学校、商圈等区域,尤其旅游旺季,景点景区停车位不足,无法承载外来游客及本地市民停车需求。

以滨海一线为例,游客高峰期大部分车辆直接停放在人行道,高峰期的停车缺口在900至1200个;芝罘区老旧小区受原规划建设的影响,配建停车位不足,夜间停车矛盾突出,停车缺口数量达1.43万个;学校、医院、商圈等停车资源更是不均衡,造成区域集中性停车现象突出,尤其是学校潮汐停车现象严重。

一场一策

分类解决“停车难”

针对市民的“堵点”和“痛点”,去年11月,《烟台市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出台,向“停车难”“停车乱”“收费乱”亮剑。针对各区市停车场规模不一、经营管理各异的现实情况,烟台市相关部门“一场一策”,分类解决“停车难”,并攻克了不少“老大难”。

作为海上世界区片重要的停车场之一,太平湾停车场曾多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但震慑力有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芝罘区停车办联合区综合执法局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合力”之下,该停车场目前已免费对外开放。

而在中桦佳苑东门南北两侧的芝罘区春江停车场,2020年开始设立并收费,但该地块性质为国有储备用地,不能用于经营。芝罘区停车办组织多个部门多次联合执法,对经营者进行约谈,要求经营单位立即整改拆除收费设施。远期,一度被违法圈占的地块,正在按原规划组织建设,恢复国有土地的合法权益。

据市停车办负责人介绍,自全市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烟台全面排查3类整治对象、9个方面重点问题,截至1月初,累计排查停车场1853处、停车位268837个,并整改227处违规问题停车场。“一场一策”治理占用公共空间、无证收费、私设地锁等“堵心事”,让更多私家车“开得出,停得下”。

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忠星 许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