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老话说得好,家庭和睦,胜过万贯家财。可婚姻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偏偏最容易磨掉那份温情脉脉。

我原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丈夫的种种,直到那个除夕夜,一个小小的疑问让我们多年的婚姻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节点——做饭的人去哪儿了?



01

二十八年前,我在镇上开着一家小豆腐坊。那时候的我,被街坊邻居亲切地称作"豆腐西施"。

每天清晨,我总是第一个起床,磨豆子、点豆腐,忙得不亦乐乎。生意虽然不大,但日子过得倒也清静自在。豆腐坊的生意特别好,隔壁的张大妈总说:"秀珍啊,你这豆腐又嫩又滑,比市场上的强多了。"

直到那年春天,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建国。他是省城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工,有稳定的工作,还有城市户口。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条件足以让镇上的姑娘们挤破头。可我却迟疑了,总觉得城里人跟我们乡下人不是一个世界的。

"秀珍,你就别犹豫了。"介绍人王婶拉着我的手说,"建国这人老实本分,工作稳定,家庭条件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他是真心喜欢你。你看他特意从省城跑来几趟,就为了买你的豆腐,这份心意还不够明显吗?"

我记得第一次见他时,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站在豆腐坊门口,显得格外局促。"老板娘,来两块豆腐。"他说这话时,眼神躲躲闪闪的,连看都不敢看我一眼。

结婚后,我关了豆腐坊,跟着建国搬到了省城。起初的日子并不好过,婆婆对我这个乡下媳妇总是看不顺眼。我也理解,毕竟在她心里,儿子是能找到更好的城里姑娘的。

"建国,你看看你娶的什么媳妇,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没有,整天就知道在家里转悠。"每次婆婆这样说,建国都会沉默不语。我知道,他是在维护我,但这种沉默的维护,总让我心里泛酸。

02

为了融入这个家,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务活上。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给婆婆和建国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我还特意学习了许多省城的特色菜,想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用心。

"妈,这个糖醋排骨是我特意跟隔壁王阿姨学的,您尝尝看。"我总是这样讨好婆婆。渐渐地,婆婆对我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尤其是在我生下女儿小雨之后。虽然她仍然时不时地叹气,说要是能生个孙子就好了,但至少不再对我冷言冷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习惯了当全职太太,习惯了照顾这个家的一切。小雨上学时生病,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带她去医院。建国总说单位忙,实在抽不开身。

记得有一次小雨发高烧,我一个人抱着她在医院输液大厅坐了一整夜。我给建国打电话,他只说:"你先照顾着,我这边有个重要会议走不开。"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孤独,但我还是笑着对小雨说:"爸爸工作忙,妈妈陪着你就好。"

去年夏天,建国退休了。我原以为他退休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

毕竟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可以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享受二人世界。谁知道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突然提出要和我实行AA制。



"爸,你这是什么意思?"小雨皱着眉头问,手里的筷子都停在了半空中。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建国放下筷子,一本正经地说,"我和你妈各管各的钱,房租水电费AA,生活费也AA。这样更公平一些。我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这样。"

"公平?"小雨的丈夫小张插话道,"叔叔,我觉得这不合适吧?阿姨这么多年操持家务,照顾全家,现在突然要AA,这算什么事啊?再说了,我和小雨虽然是年轻人,也没这么算计。"

我看着他们争论,却出人意料地开口说:"我同意。"

这句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建国倒是笑了,说:"我就知道你最懂事。"

03

从那天起,我们开始了AA制的生活。买菜、交水电费、添置家具,所有开支都得算得清清楚楚。

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替他操心,该他做的家务,我一样不少地分给他。一开始他还有些不适应,抱怨说扫地太累,洗碗太烦,但我只是笑笑:"这就是AA制的生活啊。"

转眼到了年关。往年这时候,我早就开始准备年货,张罗着要置办些什么,想着怎么才能让一家人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每次都要准备十几道菜,从早忙到晚,就为了看到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可今年,我却格外地平静。腊月二十八那天,建国问我:"今年准备做什么菜?"我正在织毛衣,头也不抬地说:"还没想好呢。"

腊月二十九那天,建国接到几个远房亲戚的电话,说要来家里吃年夜饭。他答应得很痛快,挂了电话才想起来问我:"你准备好年夜饭了吗?"

我正在织毛衣,头也不抬地说:"没有啊。"

"啊?"他愣了一下,"那明天怎么办?"

我放下毛衣,看着他说:"这个还真得好好商量商量。毕竟按照咱们的AA制,这种事情得事先说好才行。"

04

除夕这天,亲戚们陆续到来。可当他们走进家门,看到空荡荡的餐桌和毫无准备的厨房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